有一种利润管理制度应用PDCA的精神,除了人力费用之外,所有的利润与支出均能呈现其中,称为「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在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中,以「当月每小时附加价值」减去人资部门提供的「该组织每小时平均薪资」即可得出「当月每小时利润」。)
发明这项制度的是京瓷(Kyocera)创办人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技术出身的他,一直想找出有如「家用记帐本」一般浅显易懂、且能取代损益表的利润管理表格。1965年,稻盛和夫将自行开发的「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应用在京瓷每一个团队(称之为「阿米巴组织」,意指类似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存的企业部门)之中。京瓷自此可以把每个部门每个月创造的价值精算到「每小时利润」,把每个部门总工时纪录精确到以「30分钟为单位」,京瓷把PDCA的精神彻底应用在管理会计上,创造部门利润中心的「阿米巴式管理」超高效率经营法。
◎精算时间附加价值,找出异常与对策
京瓷「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的原理就是:「支出最小化、利润最大化、附加价值(部门总收益减去总支出)极大化」。要达到这个境界,重点就在于「利润提高,但支出不增加甚至减少」的管理能力。
为了能清楚了解哪一个执行细节出了问题,以免造成无谓浪费,最浅显易懂的方法就是实行「部门利润中心制度」。京瓷应用PDCA于管理会计上,主要是让每一位阿米巴组织的负责人成为企业里的「迷你经营者」。
这群人肩负一个责任,那就是以到目前为止的「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和利润、业绩做为参考,做成下个月的「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计划版)」(Plan),然后以这个表格做为管理实际业绩的指标(Do),进入当月则必须制作「每小时利润表格(成效版) 」。特别要检验的指标是「附加价值」与「当月每小时附加价值(Check),如果出现与过去数个月不同的数字,身为阿米巴组织的负责人必须找出原因与对策(Action)。
为了能够很快找到问题所在,支出的总项目必须加以细分,例如水电瓦斯费就分成瓦斯费、水电费,让阿米巴组织负责人可以随时检查状况,一旦有异常状况发生时,可以立刻找到问题点所在。
◎精确记录实际工时,跨部门调节人力
与一般管理会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没有包括与薪资相关的人力费用。由于一般制造业使用的管理会计,通常运用标准原价计算的方式,除了人力费之外,还包括原物料费用、委外加工费、瓦斯水电费、机械折旧费用等,计算原价之后确认利润。
京瓷标榜阿米巴式管理(Amoeba Management),但对于带领每个阿米巴组织的经理人来说,原价计算的方法因薪资等劳务相关费用,通常决定于人事或总务单位而无法自行控制,所以阿米巴组织的负责人将着眼点放在:管理该部门的「时间」一一也就是每小时的生产力。
「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具有以下3个优点:
l 员工可以将各自的工作成果以「时间」为单位,呈现企业内每一个团队为了提高「当月每小时附加价值」,组织必须单一或复合执行「支出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工时极小化」 3个方法。
l 「工时极小化」与每一位阿米巴组织成员有切身的关系,只要个人肯努力,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一位员工为了提高生产力,对于「时间」这件事情会更有概念。
l 以「时间」为单位,达成生产标准化的目标。如果比较各个阿米巴组织的「当月每小时附加价值」,就能得知彼此工作量的差别。
例如会计部门在3月会计年度结束前的结帐期会非常繁忙;业务部门在新商品推出期间繁忙、但2月与8月很悠闲——为了平衡这种状况,京瓷会以人事调动的方式调整,让各个阿米巴组织之间互相支持,任务完成之后回到原有的组织,最小的工时单位精算至0.5小时,每月算出支持工时数之后,将提供支持的组织总工时减少、被支持组织的总工时增加。
乍看之下,推行「当月每小时附加价值」似乎标榜「部分最佳化」,事实上,因为每一位组织负责人至少要让团队「自给自足」并能创造利润,因此会发挥最大的努力,以激发每一位成员的潜能,进而达到企业内「全体最佳化」。
透过阿米巴组织的成员不断努力,让利润最大化、支出最小化,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能力,就是京瓷以管理会计实践PDCA的成效。
京瓷利用「每小时附加价值表格」的重点在于:每个组织负责人自行订定计划和目标,每月检讨当月成效,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检讨和解决方案。
相关课程:
- 有效控管客户信贷的10个关键步骤
- 巴菲特投资策略:你可以学习的11项观念
- 巴菲特的投资管理原则
- 巴菲特的投资学导师:葛拉汉和费雪
- 运营资金之六大效率指标
- 有效解决收帐问题的10个行动原则
- 我们公司值多少钱-股东价值分析
- 如何进行坏帐催收
- 经理人的必修课-控管预算
- 你一定要知道的营运资金基本概念
- 发现企业潜在问题-执行有效内部稽核
- 如何有效编列年度预算
- 运营资金优化关键三:库存管理
- 运营资金优化关键二:融资决策选择
- 运营资金优化关键一: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