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的沉重


     随着tutu(越柬一带的摩托三轮车)颠簸停止,在不可还价地付出50美元的洞里萨湖游览费用后,再花一美元在码头买了一罐普通饮料,摇摇晃晃跳上一条机动渔船,驶向洞里萨湖,这个旅游指南中重点推荐的地方。

  这里是柬埔寨,暹粒,吴哥窟所在地。

  上午,在吴哥窟,遇到一个兜售铜手镯和明信片的机灵孩子。他没有跟别人一样,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缠着我,否则我也不会知道他的名字叫Tim。十岁,如同我正在念四年级的儿子一样的年龄。来自印度,他向我问好后告诉我。黑黑瘦瘦,衣服脏脏的拖拉斜斜在肩上,一双清澈闪亮的眼睛。当我问他是与家人一起来还是与朋友或者自己独自来这里的时候,Tim无邪笑脸上显然一下子挂上一层悲戚戚,小嘴嗫嚅。我唏嘘轻叹,不忍再问。同样礼貌地,也是故意轻松地称他做Mr.Tim,告诉他我的名字,我来自中国。 

  隔着咖啡屋的花园栅栏,隔着Tim无法跨越的咖啡屋栅栏,我伸出无力的双手,递给Tim一罐冰冻的饮料和5000瑞尔。听他脆脆地谢谢先生,是那样的让人心疼!

  从吴哥窟到洞里萨湖码头一路到这里,离暹粒城中心越远,房子越破败,衣衫越褴褛。

  通往洞里萨湖,不知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开辟,不止一条引河,我们在政府指定的其中一条进入。船夫介绍说,进入湖里游览再绕出来需要两个半小时。

  黄黄浑浑浊浊的河水,毫无风景可言的两岸,还有这艘杂乱脏脏的渔船,不管你怎样说,我都不认为这是在旅游观光。

  来往的象我们这样的渔船却很多,来回穿梭着。除了跟紧身擦过船只上的游客打打招呼,偶尔为两艘木船碰撞循例惊呼一声之外,我甚至昏昏欲睡。

  这是韩国等国家捐助的学校,这是联合国环境保护机构的办公船,船夫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道。迷蒙中被他惊醒,睁开眼睛的一刻起,我惊讶不已。

  这就是学校!一艘连着一艘的木船,船上是方方正正的大盒子,很破旧。从小窗口看进去,看到学生们或在前面一艘上课,或在后面一艘玩耍,或在最后一艘搭有篮球架的铁丝网罩着的“运动场”上面做游戏。

  整“座”学校靠着河边抛锚,随着我们这些“游船”激起的波浪扭曲漂荡。学校门口几块破木板搭着岸上,那是回家的路?

  离开在有些发臭的河水上漂浮的学校, 经过近一个小时,来到洞里萨湖的一个村落。

  洞里萨湖又名伸缩湖,跟大海一样水涨水落,水涨时水面面积9000平方公里,水落时水面面积3000平方公里。我没具体考究有多少个这样的村落。也许眼前这个村落真的很“幸运”,得到政府规划为旅游路线。

  从引河驶出,湖水照样浑浊黄黄。显然,从引河到整个洞里萨湖,全部被污染了,极度严重的污染。如果整个洞里萨湖是一个超大池子,那么就是一个装满污水漂悬垃圾的超大池子,你当然不会跟黄河的壮观激昂和青海湖的自然优美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在这个超大池子中穿梭着。一户接一户,一船接一船,每户每船里,这些无法与环境抗争的男女老少缱绻在3000-9000平方公里超大污水池中,承载着一家人的木船让人担心随时需要修补,甚至崩裂。

  他们对来来往往的游客熟视无睹,没有手镯明信片的兜售,没有饮料纪念品的纠缠。除了我们这些游船泼湿他们家的甲板之外,似乎再多再多的游客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生活上改变。女人们照样在比衣服还脏的湖水中洗衣服,一件件挂上腐朽的桅杆,然后掰一个果子坐在夕阳下吃着;男人们照样披着黝黑粗陋的皮肤,划着比“家”还能稍显结实的小舢板,周围撒网捕鱼以维持生计;老人们照样半裸着身体躺在坐在蹲在船边,木然看着几乎全裸的船舱和那比自己年纪还大的甲板,偶尔动动手赶走额头上的蚊子昆虫。倒是孩子们很是“快乐”,他们可以跳进混浊脏臭的湖水,边划水边拨走恶心的垃圾,游到别的小朋友“家”里串门。可是这个时候是星期五,下午三点啊,难道早早放学了?还是那小小的甲板教室根本容不下他们?

  这个在浑浊湖水漂浮的世界,不断在眼前重复的画面,这些分明是用木板和垃圾旧物堆积而成的“家”,存活在这一“艘艘”“家”中的人们,那跟我们一样流淌着鲜血的生命!

  据说他们大部分是越南人。柬埔寨与越南有大片大片的陆地,可是他们却选择住在水中。或者,他们本来就无从选择......

  从近到远,不知道该叫做房子还是该叫做渔船的密密麻麻黑点,一望无际。

   写到这里,不忍再写下去。

   因为后来,船夫将我们带到了“村落”中央的游客购物中心。这个“风景区”果然设施完善,居然还有游客中心!居然可以将人类的贫穷叫嚣,可以将悲凉变卖!

  又因为接着,船夫鼓动着将我们带到一家船上商店,当我们想买些书本文具送给那些孩子时,居然20本薄薄的笔记本叫价40美元!20支普通圆珠笔同样叫价40美元!

   不施援手,却将贫困当做风景来变卖;无动于衷,却将别人的同情化作利润来掠抢。

  说不清楚的复杂,全部压制成心情的沉重......

  沉重踏上返程的机动“游船”,发动机突突响起,在黄黄的湖水上排出一路黑黑的油污。

         

  我不但记住了吴哥窟的世界遗产,还记住了洞里萨湖的人们。

  是的,经济繁荣与他们无关,金融危机也与他们无关。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奋力抗争。

  是的,战争威胁生命是一种沉重,经济萧条威胁美好生活是另一种沉重;

  是的,贫穷也同样是一种沉重,贫穷的程度直至生命受到威胁也是一种沉重。

  是的,发达社会,将别人的浮躁制造成贪婪来获利;贫穷社会,将别人的贫困制造成风景来出售。这些摧毁人类本性的卑鄙行为最是令人感到沉重!

   

       也许是我联想过于丰富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几十年前烽烟四起的世界大战和各国内战;

   突然想起红色高棉,911事件和伊拉克,阿富汗......

  突然想起在新闻报道中被奥运会被制造业危机被G20等等不断刷新的正在地震重建的四川灾区;

  突然想起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们带来的,三十年前不敢想象的,与洞里萨湖无法联系上的,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

  突然想起经济危机到来之际,种种手足无措与无动于衷,种种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患得得患失失;

       突然想起改革开放初期那原始混沌的艰难环境,以及似乎早已远离我们的,被物质欲望挤掉了的开拓拼搏精神 。

  还想起,去年那天在钓鱼台芳菲厅,金融风暴来临之际,在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中,李肇星,这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向我们问道: 现阶段我们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他说:和平。

        

                                                                                        2009年4月4日于柬埔寨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