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力量


随便翻开哪本杂志,总会看到一些人的身份又悄然发生了变化,昨天采访时说话还结巴的演员,今天大告天下要做歌手了;上周工地上一裤腿泥的操盘手,摇身一变成了奢侈品买办;作协官员向红学大师蜕变,二流厨子朝节目主持人华丽转身。 “跨界”是时下最流行的一个词,不仅“两栖”,更要“多栖”,小到人的职业,大到公司商业模式,恨不得人人都做007,公司个个向和记黄埔与通用看齐。

如何解释?用曾国藩的话来说,这叫做“二”。

曾老先生有一句名言,“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二”,所谓天道忌盈,大概意思是凡事不要过满,要留有余地,不可好事都占尽,“花未全开月未圆”,要有遗憾美。天道忌巧,告诫世人不要机巧、乖巧、投机取巧。天道忌二,什么是二?不是北方小品里形容人的“二”,而是善变,不专一,无恒心。

中国传统价值观里, “不二”两个字意味深长。与之呼应的,就是“一”,恒心、专一、坚持、守拙。

可是,“二”和它衍生出来的词诱惑多大啊,我等凡夫俗子有几人能抗拒: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逢凶化吉、妻妾成群、山穷水复疑无路,前度刘郎今又来,弥漫着享乐、通融、纸醉金迷的现世气息。而“一”家族全都苦哈哈的:苦心孤诣、皓首穷经、坚忍不拔、至死不渝、心无旁骛、难觅知音、板凳要坐十年冷,蓦然回首,更隔蓬山一万重。如果说“二”是西门庆,“一”就是司马迁;“二”是投资银行家,“一”就是挖红旗渠的老农。

大概是3年前,一位老领导去当时如日中天横跨几大产业的某大鳄旗下项目踩盘,回来不胜感慨:这个人恐怕没甚心思做房地产,到售楼部,开车走了几十米尘土飞扬的路进到停车场,过来两个保安,一个四五十岁,另一个,十四五岁。

3年过去,在时间显影剂的作用下,“一”的力量正逐渐清晰,无视自身把控能力一味贪大求全的企业,轻视细节和专业价值的企业,蔑视商业基本伦理的企业,已然“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而上溯到更久远的时间长河,更多沉默的、稳进的、和“一”的字形一样无趣而单调的人或者组织,用他们的恒心以及大智慧,提按顿挫,运简单于极致,将“一”字写出了最摄人的笔锋。

 4月29为京汉集团新企业文化理念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