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副处服毒:原来官位比命更重要


一名年轻有为的副处级质检干部,突然在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西安市质监局)办公楼内服毒,目前仍在紧急抢救中。

据西安市质监局纪委书记赵选社说,4月17日上午约10时,西安市质监局高新分局女副调研员(副处级)张某,来到市质监局吵闹,被一些同事劝说后离去。接近11时,张某再次来到办公楼内,再次吵闹而且情绪激动,掏出一瓶敌敌畏喝了一口,被同事打落药瓶。随后有人拨打120。(4月21日《现在快报》)

生于1972年的张某,几年前即升为副处级官员,确实如该文开头所说的“年轻有为”了。正常情况下,其在官场上的发展潜力应该被看好的。张某此次从领导岗位调任非领导岗位,其实依然享受着副处级的待遇。

说来也怪,中国的“非领导职务”往往实际上还是领导,这些人在自己的单位,姓名也总是和“领导”放在一起,很多地方、很多部门的网站上,甚至将这些非领导职务的姓名放在“领导栏”里,开会的时候,这些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人也都端坐在主席台上,为此笔者还曾专门撰文呼吁《请让“非领导职务”走下主席台》。“领导岗位”和“非领导岗位”,在这些单位仅仅是因为“领导岗位”职数不够而作的变通手法。

张某无论是因自身工作失误,还是遭到领导报复,由副局长调任副调研员,各种阳光待遇并没有改变,只是没有了实权,含金量淡然也随之少了许多。用现在的俗语那就是,“混”得不如以前了。

可一个30多岁的副处级干部,虽然改任了闲职,可那个“副处级待遇”依然是多少人向往且终身难以达到的目标?

人应该知道知足,可更多的人却不知道知足。

张某从副局长的岗位变成了副调研员,这就令自己在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中国官场上“只能上不能下”的弊端还要延续到何时?

张某因从副局长的岗位变成副调研员岗位,就要寻死觅活,暴露出中国“官本位”思想的严重性,从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国官位子的含金量是何等的沉重?这些誓死捍卫“官位子”的人,实际上是连自己正当的、不正当的利益一道捍卫了,这实在是官场的悲哀。

张某年纪轻轻,来日方长,后面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可她却选择了服毒自杀,反映出某些官员已将“官帽子”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

 


《部级贪官专辑》链接: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推荐导读
请让“非领导职务”走下主席台
还有多少贪官在“裸体做官”?
副职如妻妾,助理如丫鬟
副部级嫖妓逾百,米凤君或将再破吉尼斯
黄松有“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
由陈同海被“双规”,凸显中央反腐决心
贪官缘何愿共享情妇?
新闻链接
女干部办公楼内服毒 事发前被调离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