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车的未来在哪里?


                       小型车的未来在哪里?

 

    在欧洲日本市场大行其道的小型车也能在中国风光无限吗?至少目前没有。 

 

    从过去国内车市看,小型号春天迟迟没有到来。然而,靠着国家相关政策强力推动,这种格局正迅速改变,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小车销量迅猛增长,小车似乎要打翻身仗。从长远发展来看,仅靠政策“兴奋剂”是不够的,那么小型车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几年前中国车市的“井喷”行情,让庞大的私车市场快速奔跑起来,伴随着私车主导地位确立,以“大”车为主公商务用车的市场份额缩小,多元化市场需求预示着小车大机会来了。私车和公商务车市场份额的格局注定了小车的前途和命运,小车市场前景看好但要达到国家规划的规模目标,还有更多更远的路要走。为什么呢?

 

    开拓二三级汽车市场不再是汽车厂家的市场战略论证和口头描述,而已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走了出去。以往沿海发达的经济区域和中心城市先行一步,汽车家庭普及率在经济发达区域得以广泛实现,而更广阔的二三级市场才刚刚蓬勃兴起,而这种新兴二三级市场特点决定了对小排量车需求更为旺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二三级市场人口数更大,目前已经显示巨大的市场能量,自主品牌汽车已尝到甜头,更是小型车的天下,目前普及率很低,市场空间巨大。

 

   城市最缺的不是汽车,而是停车位,爆发型增长使得汽车成为家庭大宗消费品,随着普及率提升,已经迎来家庭第二辆车购买的时候。家庭第二辆车不需要商务功能,更不是主要用车,对家庭用户车是一个补充,不需要显示什么只需要方便实用,小车将成为家庭第二辆车主流,这将是无疑将为小型车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前面说的都是市场需求,其实以往小车地位不突也与自身形象有关,技术落后、安全性差、性能不佳、外观陈旧、服务欠缺等等,使得小车不仅是便宜货的象征,更是劣质车代名词,这严重影响人们对小车的选购,宁愿多花些钱买一辆差不多的车。其实,小车和大车一样,以上弱点都可以改变,目前我们看到厂家在改变,做精品小车成为共同的声音,而且形式多样,不仅轿车还有MPV、SUV,还跨界车,不仅自主品牌如此,合资品牌也在努力,甚至有豪华车品牌加入。产品的改变意味着消费结构的改变,精品小车涌现和升级是小车成为未来市场主角的前提和基础,值得欣喜的是厂家早就意识到这一点,领先一步也许会吃亏,市场先行者自有先行者机遇。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距离小车时代不远了。(刘士剑)

 

   声明:新浪汽车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