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下的80年代生人


这个年代是农村入学高峰的一代,也是国家城市化进城中的主力军。。

现在他们进城了,但却没有归属感,因为他们在城里没有家。。

教育的普及、大学的扩招、城市化进城不断的加速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

也许我们应该去关注下从农村出来、在城市穿梭的一代。。

 

80年代末

对于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这个时期是他们“幸福”地走入校园的时候。。

在父辈的眼中,他们被称为:出生在幸福年代的幸福一代。。

勿庸置疑,80后的人读书普及率应该很高了。。

在我印象中,我与同岁的身边人,无不读书的。。

大家知道,80年代末是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后的十年。。

农民生活相对要好了许多。。

那个时期也是农民房屋翻建的高潮。。

这些都深刻印在我的记忆中。。

 

支付孩子上小学对大多数农民家庭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贫穷一辈子的农民认识到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

对这些农民最大的诱惑力是,考上大学就是“公家人”,就有了“铁饭碗”。。

他的后代就是光鲜的城里人。。

记得。。

那时候流行的一句话: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

流行一件事:只要说要学习要做作业,农活再多也不用去做。。

 

这个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才刚刚起步

 

2000年初

十年寒窗苦。。

大部分人,到了初中结束了读书的生涯。。

回家务农,后来发展到流行外出打工。。

无论怎样一个生活方式,这其中大部分中安享于这种生活并幸福着。。

 

而另一部分80后,通过苦读上了大学。。

而这部分人中基本上赶上了大学的连年扩招。。

本人就是赶上第一年扩招的2000年,后来几年大学扩招规模更是越来越大。。

经过几年下来,80后的大学生数量要远远超出任何一个年代的人。。

分配工作也就随之成为历史。。

而在这部分人中。。

又有一部分如医学、师范等专业的回到家乡相应的单位。。

成为家乡的“光鲜一族”。。

其他大部分人漂泊在各个所谓的大城市中。。

这其中又有一小部分,按照二八原理,也许是20%的人。。

或者说中国顶尖学府毕业的80后,进入了像一些外企等高收入企业。。

依靠着几年的原始积累,自己自足在一个城市有了房稳定了下来。。

再有一部分,受惠于改革开放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那里的农民早富了起来。。

这部分人依托家庭的原始积累也在城市里有了房稳定了下来。。

近两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啃老族承受不堪负重的还贷压力。。

也许大部分就是这样一批人。。。

 

剩下的大批的从相对落后地区考学出来“光鲜”们留在城中依然“奋斗”。。

因为他们多数出处普通高校。。

因为高校不断扩招。。

因为高薪岗位只是少之又少。。

因为他的家庭因其学业依然背负着欠款。。

。。。。。。

太多原因使得他们无法不断高房价的城市中拥有自己的家。。

 

这个时期:中国的房价在疯狂的上涨

 

工作与机会

改革开放带来的创业暴富机会,并没有让80后的人赶上。。

他们毕业多在2000年后,这样一个时候已经是各个行业发展成熟的年代。。

再也没有80年代末90年代处的行业空白。。

并且创业的资本也要求越来越高。。

于是,大部分毕业后的80后一代只得走向各个行业的销售,基层。。

一步一步积累他们的资本,包括微薄的工资和从业经验。。

始终怀揣着一个个快速富起来的机会。。

等待好运降临。。

 

糟糕的“面子”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面子、重稳定的民族。。

在这些80后一代的人身上也充分体现。。

他们绝对不会再回到老家。。

在农村读了大学再回家从事农业是一件丢人的事。。

即使你是响应国家号召,建设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带着“科技种植”抱负回去。。

这样就有了坚守,坚守一个城市。。

在没有归属感中痛苦的坚守。。

因为他们没有过高的收入,没有富裕的父母去啃。。

因此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自己的住房在中国人的情结中太重要。。

 

房地产与民生

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

拉动了内需,激励了投资热潮,加上连年攀升的贸易顺差。。

中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总有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主导力量,房地产发展的贡献绝不能忽视。。

跑过国民经济增长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越来越突出。。

但是在政府一再把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放在不可动摇的第一位。。

 

总会有顾及不到的一些平衡发展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

忽略大部分人的生活问题,于是又有现在政府一提再提的和谐发展,民生。。。

也就是说,这部分80后人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牺牲品。。

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

80年代90年代初创业的人享受着80后人创造的财富。。

分化、分化,进一步分化。。。

这时候政府要出手了,因为高房价带来民生问题。。

大部分人住不起房,公共秩序就存在威胁。。

于是乎。。

现在政府一手抓房地产商品市场价格稳定。。

一手抓政策性住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

 

但对这部分80后人呢,这种使用财政手段的政策性住房政策能否享受呢。。

这里又有一个老问题,户籍。。

存在户籍就是存在歧视。。

80后人在这个政策面前就是被歧视了。。

他们来自农村,而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严格户口进入限制。。

虽然有的城市,如杭州买一定范围的房子可以入户杭州。。

但是这部分80后人就是要享受福利住房政策才需要户口。。

而我能买起房,还需要户口干嘛,还能享受这种住房政策吗。。

 

财富在那里

GDP总量大幅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也在增长。。

但对有13亿人口的中国,平均之后就毫无意义。。

因为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享受到GDP高速增长带来的好处。。

这部分80后人也没有享受到,而是更大的生活压力。。

那这增长到哪里去了呢,多数掌握大部分财富的少数人。。

 

还有问题

80后人的生活还会受到比现在更大的挑战吗??

他们的游离生活将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他们会是和谐发展、民生之下的考虑对象吗??

他们父母的教育投资的回报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