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与“待富者”及其它
“根据厉先生给予的拓展性的思维联想,我们可以得出:光棍不叫光棍,叫待娶者;老姑娘不叫老姑娘,叫待嫁者;孕妇不叫孕妇,叫待产者;醉鬼不叫醉鬼,叫待醒者;贪官不叫贪官,叫待廉者;侏儒不叫侏儒,叫待高者;懒惰不叫懒惰,叫待勤者;下岗不叫下岗,叫待薪者;秃子不叫秃子,叫待毛者;妓女不叫妓女,叫待嫖者;活着不叫活着,叫待死者........。厉先生真是极大地丰富和光大了汉语言词汇,也丰富和光大了经济学理论。在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能在一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已然不易,更何况是象厉先生这样,能够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伟大的成就那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最近网络和短信流传着这样的段子,说的是厉以宁老师。我很是吃惊!赶紧上网去查清来由。
原来是11月13日,厉以宁教授做客“强国论坛”,在回答网民质疑张维迎教授在《小康》杂志访谈时提出的“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的问题时说出的话,让网民质疑。网民说:(厉以宁教授)提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创新性理论”,即中国的穷人不应叫穷人而应该称为“待富者”。厉以宁先生真不愧是“伟大的经济学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汉语言学家”,他充分把握了汉语言的精髓和汉文化的要旨。他的这个伟大的“理论创新”,一下子就把中国变成了没有穷人的国家。纵观厉以宁的语录精粹,我们不得不高呼:厉先生真是太有才了!
(原文地址:http://bbs.jztele.com/Thread,9887850.htm)
我吃惊于颇为熟悉的师长厉以宁教授如何会出此错误,我很难相信我们的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的院长会这样的老糊涂!
再去查说这段话的前言后语,原来是这样:
网民“一二三五”问:张维迎教授《小康》杂志上的访谈时说“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厉以宁回答:应该这样说,改革的受益者是广泛的。当然人家提出三个不同的意见: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判刑的人,在市场经济中,改革是搞市场经济,他判了刑了,他怎么受益者?应该这样说,是市场经济下触犯了法律法规,犯了罪,所以不应该用简单的受益者或者不受益者来衡量。第二、有一些落后的山村里的人,比如我也到过一些湖南西部的大山里,他们受益得很慢,受益得很少,有些家里还是穷,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没有能力,主要劳动力残疾了、生病了或者下岗了,所以具体政策上的问题,是政府在改革继续过程当中来解决的。第三、改革还没有完呢,并不是说改革到现在为止了。有一次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演讲的时候说很多穷人可以作为待富者,现在还在市场经济中,他今天没有富,只要有更多的机会,机会的均等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大家对都在改革中受益要有正确的理解。
(原文地址: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6524487.html)
看来是答问中的“第三”出了岔。
我理解厉以宁教授想说的是:改革是有个过程的,受益者有先后,人民富裕有快慢。随着改革的深入,将会有更广泛的人受益。
这里提到的“待富者”,孤立地看,可能使对改革有批判认识者产生义愤,可能使改革中受益不多者必然顿生反感,可能使因社会贫富悬殊而伸张正义者觉得缺乏社会公正。我想这应该是网上做论坛没能充分展开的原因所致,何况是转引“一次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演讲的时候”说的话。
作为资深经济学教授,厉以宁老师不可能对社会公平那么没有认识,不可能对改革存在的问题没有一点觉悟,不可能刻意玩文字游戏。厉以宁老师明年就80岁整了,我不认为他有如此“放弃良知,做御用学者”的必要。
厉老师很想让大家理解“改革的受益者是广泛的”,希望“大家对都在改革中受益要有正确的理解”。但是,在网络环境里确实也存在“泛爱国主义”、“空头民主主义者”,不从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思考问题。国家这么大,治理远比议论难得多。虽然不能因此掩盖问题,但一味意气用事也于事无补。不看全篇、不读前后文的胡乱指责,就不算是正确的态度。以极其尖刻的语言尽对学者讽刺之能事,以鲁迅杂文的笔法嘲弄一位长者,就更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包容心了。
也许,我的分析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可能成为蛇足。对于厉以宁老师说的话是否保留良知,看看在同期论坛中的其它答问,可以认识一二。
强国论道:请问厉先生:你是不是改革开放的收益者?年收入和家庭财产有多少?能公开吗?
厉以宁:如果是法律上要我公开,我当然可以公开。我无非是一个教员,我有学校工资的收入,有写文章和写书的收入,有发表一些演讲的收入,这都是可以公开的。但是,我不会主动去公开。
Pluto16:你怎么看待前一段时间妖魔化经济学家,进而否定改革开放的那股逆流呢?
厉以宁:允许不同的人发表不同的观点,这完全是正常的。这说明经济学家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反思。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但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一些经验不足,有一些当初考虑得不周到的地方。所以,这是极少数人,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想法,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大家的目的还是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想法,这是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