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


  别尔嘉耶夫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俄罗斯思想家,以其对“自由”的执着而著称于世,其哲学更被命名为自由主义哲学。别尔嘉耶夫的理论倡导以全新的思想创造性地、积极地改变这一世界,建立新的世界。

  通过对人在世界中的悲惨遭遇和痛苦命运的反省,别尔嘉耶夫研究人类何以会陷入如此的悲惨的、不自由的境地,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自由的丧失等等问题。

  他认为,人类的许多不自由,是因为陷入了被奴役的状态。而这种被奴役,是一些东西对人产生诱惑的结果。以下是他在《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中的一些观点:

  1. 王国的诱惑

  (1) 人类历史的最大诱惑是王国的诱惑,在这里隐藏着最大的奴役力量。

  (2) 王国的整个令人不安的和混乱的问题都与人具有统治的使命有关。

  (3) 人在寻找自己的王国,他为王国的幻想所控制。

  (4) 他在寻找自己的王国,并为它的建立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这个王国却使他成为奴隶。

  (5) 人并不总是能够发现这一点,他并为认为甜蜜的王国是奴役。

  (6) 国家越是企图成为伟大的王国,帝国的意志越是获得胜利,国家就越是无人性的,人的权利就越是被否定,魔鬼般的偏执就越是获得胜利。

  2. 战争的诱惑与人受战争的奴役

  (1) 国家由于自己对强力的意志和扩张而制造战争,战争是国家注定的命运。

  (2) 如果被国家和民族强大宣布为有比人更大的价值,那么,原则上战争已经被宣布,精神上和物质上已经为它做好了一切准备。

  (3) 战争的气氛,无论是战争自身的气氛,还是战争准备的气氛,都是集体的气氛,是集体无意识的气氛,在这个气氛里,个性、个性意识和个性良性已经瘫痪。

  (4) 现代青年也很容易受战争的浪漫主义控制,战争的浪漫主义是最令人厌恶的浪漫主义,因为它与杀人相关,而且没有任何基础。

  3.民族主义的诱惑与自由

  (1) 民族主义的诱惑与奴役是比国家主义的奴役更深刻的奴役形式。

  (2) 在所有的“超个性的”价值中,人最容易认可服从的是民族的价值,他最容易感觉到自己是民族整体的一部分,这一点深深地根植于人的情感生活中,它比人对国家的态度还更深刻。

  (3) 人们一般认为,民族利己主义是个性的道德义务,并不意味着个性的利己主义,而是意味着个性的奉献精神和英雄主义。

  (4) 当对人而言是最坏的东西转移到集体的现实里,这些集体现实被认为是理想和和超个性的,那么这个最坏的东西将成为好的,甚至将变成义务。

  (5) 利己主义、自私、自负、高傲、强力意志、对他人的仇恨、暴力等,一旦转移到民族整体上来,这一切都成了美德。

  4. 贵族主义的诱惑与奴役

  (1) 贵族精神是好的,是最高尚的精神。贵族是从最好的人和最高尚的人里遴选出来的。

  (2) 但在现实中,历史上的贵族根本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和最高尚的人,应该区分社会意义上的贵族和精神意义上的贵族。

  (3) 社会意义上的贵族是在社会日和生活中形成的,并服从社会日常生活的规则,这个意义上的贵族属于决定王国,不属于自由王国。

  (4) 在历史上定型了的种族意义上的贵族是被决定程度最大的人,他被继承性和类的传统所决定。

  (5) 个性的塑造是贵族类型的塑造,即是这样的人的塑造,他不允许自己同无个性的世界环境混合,内在的是独立的和自由的,上升到更高的生命质的内容,也下降到被凌辱的、受痛苦的和丧失了上升可能性的世界。

  (6) 真正的贵族精神的主要特征不是过分的骄傲,而是出于内心富有的奉献和宽宏大量,是下降,是不善于怨恨。

  5 . 资产阶级的诱惑

  (1) 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资产者是这样的人,他只坚信可见事物的世界,因为可见事物迫使人们承认自己的存在。

  (2) 他评价人不是根据他们存在着,而是根据他们有什么。

  (3) 资产者是个人主义者,特别是当谈到财产和金钱的时候,但他是反人格主义者,个性观念与之格格不入。

  (4) 资产阶级就是在精神和心理上的没有被解放,是整个生命都服从外在的决定,资产者建立物的王国,而物在支配着他。

  6. 革命的诱惑与奴役

  (1) 在人类社会的命运里,革命是个永恒的现象。

  (2) 革命在社会存在中是不可避免的,革命给一些人带来的是恐惧和反感,给另外一些人带来的是对新的、更好的生活的希望。魔鬼在统治着人类社会,而且是在谎言里统治着。因此,周期性地发生反抗这个统治的起义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但是,魔鬼很快就控制了这些反抗谎言的起义,魔鬼开始制造新的谎言,革命的双重性就在这里。

  (3) 革命是一种病,它所证明的是,没有找到创造性地改造社会的力量,保守的惯性力量获得了胜利。

  (4) 在革命中还有魔鬼的因素,在革命里爆发的是复仇精神、痛恨和杀人。

  (5) 革命是人类注定的命运,在革命里,人想摆脱国家、贵族、资产阶级、饿得疲惫不堪的圣物和偶像的奴役,但很快制造出新的偶像,新的虚假的圣物将陷入新的暴政奴役之中。

  (6) 革命总是指向反抗专制和暴政,但在自己发展的一定时刻它总是建立独裁和暴政,取消一切自由。

  (7) 真正的、在深刻意义上的革命是对社会赖以建立在其上的原则的改变,而不是某一年和某一天的流血。

  (8) 暴力永远也不能导致自由,痛恨永远也不能导致团结,否定敌人的人性尊严永远也不能导致人性尊严的普遍认定。

  7. 集体主义的诱惑与奴役

  (1) 人在自己的独立无援和被遗弃里自然要到集体里寻找解救。人同意放弃自己的个性,为的是自己的生命更有保障,他在人的集体里寻找拥挤,为的是更少些可怕。

  (2) 集体往往会异化,仿佛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中化的集体,它被当成是最高的现实和价值,集体主义的真正诱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集体开始发挥教会的作用,区别只在于,教会毕竟是承认个性的价值和个性良心的存在,集体主义则要求良心的彻底外化,要求把良心转移到集体的器官上。

  (3) 一个人可以拥有个性意识和个性判断,与此同时这个个性意识可能会受集体情感和判断的局限,可能会受它的奴役。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情感可能引起残忍性和残暴,但也可能引起慷慨和牺牲精神。

  (4) 在集体里,人对危险的恐惧被弱化,对安全的保障需求被弱化,这是集体主义诱惑的原因之一,认为某个组织是最终目的,而其他的生命都是手段和工具,这是十分巨大的危险。

  (5) 一切组织都要求有一定的纪律,但是当纪律要求放弃个性意识和良心时,它就变成了集体的暴政。

  8.爱欲的诱惑与奴役

  (1 )爱欲的诱惑是最流行的诱惑,受性的奴役是人的奴役的最深刻根源之一。

  (2)人是性别存在物,就是说人是被分成两半的,有缺失的和渴望填充的存在物,不但是在自己生理上,而且也在自己的心理上。

  (3) 人的本质的深刻矛盾与性的自发力量有关,人体验着性的贬低人的奴役,性折磨着人并引起人生中的许多不幸。但同时与性相关的还有生命的张力,性的能量是生命的能量,并可能成为创造生命热情的源泉。

  (4) 整个人的爱欲生活都是由冲突构成的,在客体化的世界里,这些冲突是不可能被彻底克服的。

  (5) 家庭常常奴役个性,只有让家庭接近博爱的类型才能使这个奴役达到最低程度。但同时家庭也促进了人的类型的塑造,保卫人不受国家独占的权利的侵害。

  (6) 只有当爱与自由的价值结合时,爱的价值才不奴役人。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论人的奴役与自由》,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