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要建构新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必须从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营造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确立创业航标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报告名称】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机制构建研究
【报告价格】纸介版 5000元,电子版 5500 元,电子版+印刷版 5900 元
【发布时间】2009年1 2月
【报告规模】88页
【交货时间】2个工作日
【交货方式】电子版邮箱、QQ;纸介版特快专递
【报告提示】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要建构新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必须从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营造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确立创业航标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报告目录】
1.绪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内容
1.4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模式
1.4.1创业教育的内涵
1.4.2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1.4.2.1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
1.4.2.2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模式
1.4.2.3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
1.5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1.5.1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1.5.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1.5.3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石
2.我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及评价标准
2.1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2.2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特点及要求
2.3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2.3.1概述
2.3.2理论知识:创业活动的基石
2.3.3实践能力:利用实践结果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价
2.3.4创新思维:用于测量人的创新思维的测验
2.3.5创业能动性:具备创业能动性的标准
2.3.6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的分析
3.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3.2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3.2.1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和创业意识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
3.2.1.1创业知识
3.2.1.2创业心理品质
3.2.1.3创业意识
3.2.2创业实践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
3.2.2.1模拟课程
3.2.2.2创业实践
3.2.2.3创业素质拓展训练
3.2.3创业实战经验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
3.2.3.1创业实战经验培养课程
3.2.3.2创业实战训练课程
3.2.4建立毕业生创业辅导和跟踪扶持机制
3.2.4.1概述
3.2.4.2进行大学生创业孵化和小规模建设
3.2.4.3研究创业过程中理论和技术问题
3.3学院创业人才孵化班的案例分析
3.3.1创业人才孵化班的创办背景
3.3.2创业知识的特点:隐性知识
3.3.3课程的设置:干中学、学中干
3.3.4资源的整合:联合社会力量
3.3.5班级的组织:学生自我管理
4.建构新型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
4.1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4.1.1加强通识教育
4.1.2建设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4.1.3改革教学评估方法
4.1.3.1优化结构
4.1.3.2设立相应的有效考核体系
4.2营造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
4.2.1在资金和咨询辅导上提供帮助
4.2.2政府要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某些限制
4.3引导大学生确立创业航标
4.3.1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
4.3.2用校园创业典型启发和鼓舞学生
4.4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4.4.1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4.4.1.1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4.1.2培养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4.1.3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4.4.1.4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4.4.1.5培养学生的机遇意识
4.4.2尝试建立创业园区
4.4.3积极开展创业训练
4.4.3.1进行创业管理的基础知识训练
4.4.3.2增强商务沟通与交流能力训练
4.4.3.3开设创业实务训练课程
4.4.3.4进行团队训练
4.4.3.5开展拓展训练
4.4.3.6开展创业市场调研方法训练
5.结论
[邮件订购][email protected]
[QQ订购]28780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