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有损师道尊严


  日前,省纪委通报了十起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广州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刘燕文涉案3575万位居名单榜首,她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无独有偶,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校长郑晓晖、副校长庞祥培,违规收取择校费、复读生补习费、补课费等共157.1万余元,公款私存100万元。刘燕文、郑晓晖和庞祥培,他们不是第一批栽倒在择校费上的校长,只要择校费不废止,相信还会有校长遭殃。

  学生对老师通常会有种崇拜心理,既有校园和课堂氛围的原因,也有家长和社会有意烘托之故。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有助于维护课堂秩序,有助于学生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所以大人们明明知道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误,但是不能在学生面前说老师的坏话,用中国古话叫作为尊者讳、为贤者隐。不知道屡屡见诸报端的校长和老师涉及贪污腐败的新闻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至少对那些校长所在的学校学生中间会产生很大震动。

  知识可以闭门自修,价值观却非得在人际互动中习得不可。为了避免孩子产生有害的价值取向,所以大人刻意纯化孩子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甚至不惜伪造。

  无论中国的为尊者讳,还是欧洲童话,虚构和作伪的动机是一致的。西方的孩子通常要到11岁,家长才会告诉孩子圣诞老人不存在。据说曾有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说圣诞老人不存在而被家长投诉,我支持家长的投诉。为了让孩子沉浸在童话世界里,世俗的警察和消防员不准进入迪斯尼乐园。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校园何尝不是类似于迪斯尼乐园那样从成人世界中围蔽起来的童话世界。

  中央已经认识到择校费的危害性,不仅三令五申,而且在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多个条文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如果严格按照该法来执行,公办名校校长差不多可以一个不漏全部抓起来。“违法分子”有何颜面面对学生?假如学生知道校长老师都涉嫌违法,又怎么能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性呢?

  纳税人和政府花费巨大代价建立起师道尊严,让孩子们远离尘嚣,不能被择校费破了功。无论有多少现实理由为择校费辩护,看在对伤害孩子心灵份上就应该一票否决。反过来应该将择校费的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个一个破除。

  只要平均分配教育资源,择校费就失去生存土壤。发展经济未必政府在行,平均主义是政府最拿手的事情。很难做到全国、全省平衡,做到全市平衡是不难的。有些学校实在太热门了,可以私有化。关键是资源平衡之后,条子失去价值,让有权人士恋恋不舍。希望刘燕文、郑晓晖和庞祥培的遭遇,能够刺激尚在监狱围墙之外行走的校长们站出来反对择校费,推动教育制度改革,莫等进去了才来讨公众理解和原谅。

  ——本文于2009年12月7日发表于《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