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到此是豪雄


 今年十月,李里老师应山东卫视新杏坛栏目《朝圣之旅》节目邀请,到河南嵩山嵩阳书院作了《男儿到此是豪雄》的讲座。现将讲座内容分三部分陆续连载于博客,以供爱好者共享。

 

 

  男儿到此是豪雄

        (一) 

    嵩山是全中国最早屹立于大陆之上的一座高山,所以被称为“五岳之尊”“万山之主”。嵩山上的嵩阳书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开封的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今天能够在这里探讨祖国灿烂的文化,讲述二程夫子,是一件非常有幸的事。

二程夫子是河南洛阳人,在河南嵩阳书院讲二程夫子,意义更是特别。因为嵩阳书院也是二程夫子曾经讲过学的地方。嵩阳书院历史悠久,在北魏时期,就有最早的雏形,当时叫“嵩阳寺”。到隋朝时,更名为“嵩阳观”。五代时,称为“太乙书院”。北宋的真宗皇帝又赐名为“太室书院”。到宋仁宗时,才最后赐名“嵩阳书院”。因它座落在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在宋朝名气很大,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和著名学者在其间讲学,像《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边谈到的滕子京,以及程颢、程颐二程夫子,司马光等。

二程夫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道学的创始人。出生在北宋第四个皇帝宋仁宗时一个具有浓厚文化修养的中等官僚家庭。大程夫子叫程颢,小程夫子叫程颐,程颢比程颐只长一岁。二程夫子的祖上历代为官,他的曾祖父做官到了洛阳,就迁居洛阳,后来他的祖父、父亲也就以洛阳为他们的祖居。二程夫子长期生活在洛阳,因此后人把他们所开启的学派称为“洛学”。嵩阳书院离洛阳很近,故二程夫子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时间比较长。

二程夫子的母亲是当时尚书员外郎侯道济的女儿,他们的母亲从小就非常聪慧、好学,尤其好读史书,博古知今。而且绣花、做鞋,缝衣等女工之事无所不能。这对于二程夫子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

大程夫子,字伯淳,十六岁就中了进士。但不久听闻老师周敦颐的教诲厌弃科举之业,有求道之志。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他有一篇文章《爱莲说》,最为有名,收录在《古文观止》里。二程夫子的父亲程晌在南方做官的时候,遇到了周敦颐。觉得这个人气宇非凡,学问很有造诣,就让两个儿子程颢、程颐拜周敦颐读书求学。大程夫子受到周敦颐的影响,不热衷功名利禄,就在各地做了几任小官。后来,朝中大臣吕公著推荐大程夫子到中央为官,做了个权兼御史里行。权兼御史里行是什么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做了一个实习御史。御史是管什么?就是管监察,负责弹劾各地的政府官员,并向朝廷进言,泛论国事。大程夫子利用实习御史的机会,给朝廷上书,批评王安石变法。二程生活的时代正是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在变法问题上,二程和王安石的主张有所不同,所以大程夫子上书批评。但他不是全盘否定,他对王安石的一些新法还是支持的。但他根本批评的是王安石变法所导致的社会风气的重利轻义。不过也正由于此,大程夫子被赶出中央,又到地方做官。等到宋神宗驾崩后,朝廷又召大程夫子回中央做官,他还没来得及启程,就病死了,活了54岁。大程夫子被后人称为明道先生。

小程夫子,字正叔,虽与大程夫子同出一家,但没有考中进士。但他在读太学的时候,做了一篇文章叫《颜子所好何学论》,名动一时,成了当时有名的处士。什么叫处士?没有取得做官资格的读书人就叫处士。颜子是指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这个题目的意思是,颜回所喜好的学问到底是什么。二程的父亲程晌在朝中为官,屡次受到皇帝的封赏,可以荫庇自己的子孙做官。程颐都将机会让给了同族的人。其所以如此,是因他不愿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小程夫子受到变法反对派的推荐,到朝中做了宋哲宗皇帝的老师。当时变法的反对派希望哲宗皇帝不要再蹈宋神宗的覆辙,搞什么变法,希望有一个老师,从小给他讲学,让他打消变法的念头,小程夫子就担当了这个职责。但小程夫子在做哲宗皇帝老师的时候,经常议论朝政,引起朝臣不悦。小程夫子回到洛阳,做了掌管洛阳太学的官。宋哲宗亲政以后,还是继续宋神宗变法的道路,就把当时变法的反对派全部打成奸党。由于程颐也是变法的反对派,同样被打成了奸党,放逐到四川的涪州,就是现在重庆的涪陵。小程夫子在涪州任上,写出了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著名哲学著作《周易传》。明朝以后官定五经注本的易经注就是用的小程夫子的易传。宋哲宗驾崩,徽宗亲政。徽宗亲政以后,程颐又回到洛阳。不久,又因他曾是奸党,被削去一切封职,著作也被审查。到临终的时候,大多门生弟子都不敢去送葬。活了75岁。小程夫子被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二程的主要著作被朱熹编成《河南程氏遗书》。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道学的创始人,二程夫子所开创的道学到底是什么?对于中国文化到底有什么样的贡献,对于今天的社会人生到底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简单地说,道学就是人学,研究什么是人,怎样做人,人怎样通过道德的践行来提高人生的境界,通过人生境界的不断提高来完成生命的超越,最后达到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的同一,在这种同一中人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和幸福。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和幸福的人就是圣人。道学的主题就是学做圣人。为什么宋朝会出现道学呢?因为自从唐朝以来,佛学的禅宗兴盛,禅宗里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社会中的很多人都以这句话为借口,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导致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到五代十国时,人心道德败坏已极,所以正人心,重振社会风气就成了宋代亟需解决的时代问题。道学正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中产生的。另外从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说,中国文化到宋朝时,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要求,而道学恰是批判又融合了佛教道教,继承并发展了儒学,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的广泛哲学体系,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道学对于巩固元、明、清三朝的统治,维系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道学的创始人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谈的主题人物二程夫子。二程夫子的老师周敦颐则是道学的先驱,他提出了道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二程夫子在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中创立了道学。南宋的大儒朱熹将道学的研究推到了宋代的最高峰。道学的内部又分为三个流派,一派叫理学,一派叫心学,一派叫气学。大程夫子程颢是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大儒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小程夫子程颐是理学的创始人,南宋的大儒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北宋的大儒张载是气学的创始人,明末的大儒王夫之是气学的集大成者。二程夫子同时开启了道学的两个流派,足见其成就。旧时的私塾中供着三块牌位,中间一块供的是孔夫子,左边一块供的是颜曾思孟,右边一块供的是周程朱张。颜曾思孟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子,孔子的孙子子思和子思的弟子孟子。周程朱张指的就是宋代的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载。后人认为周程朱张是直接了孔孟的道统,真正发明了孔孟的圣贤之道,故将周程朱张与颜曾思孟并列在一起。昔日子弟进私塾,首先拜孔夫子,然后拜颜曾思孟,再拜周程朱张。值得一提的是,周程朱张中除了朱熹是南宋人,周张都和二程夫子有关系,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张载是二程的表叔。张载住在陕西横渠这个地方,世称横渠先生。陕西又叫关中,所以张载的学问又被称为“关学”。张载有一段对中国读书人影响最大的话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敦颐的家乡在湖南道县,他家的门前有一条溪河叫濂溪,所以世人称其为濂溪先生,将其学问称其为“濂学”。朱熹出生在福建,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讲学在福建,福建简称闽,故后人称其学为“闽学”。所以周程朱张的学问又称濂洛关学。

                                                 

                                    (待续)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