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房价成为拉动內需的“堰塞湖”(经济评论)


 警惕高房价成为拉动內需的“堰塞湖(经济评论)

 

                                  

    

    2009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主调是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中国经济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过去20年,城市人口从25%上升到45%,现在已超过6亿人,由于人口加速流入城市,房地产泡沫正在生成。目前从整个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把去年的存货消化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可供销售的住房不多,而现在银行信贷相对宽松,利率又比较低,好多人认为这是投资购房的一个机会,造成市场整体上需求比较旺盛。

    统计显示,1月至9月,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93.6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为1178.1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近年来首次低于销售面积。从其它一线城市的历史经验来看,供求关系逆转后,未来房价将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涨幅,约为20%到50%,结合北京地区目前的土地供应及存量状况判断,未来北京的房价,特别是城市核心区的房价,将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潘石屹的博客曾经说:“中国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行业,2007年中国房地产的销售收入超过2.9万亿元,而且对投资的拉动系数是2.2倍,也就是说如果向房地产行业投入一块钱,就会拉动其他行业的投资两块两毛钱。同时也会拉动消费,买了新房子,大家才有欲望去买新的家具、电器等,可以刺激一大块下游产业。”

    然而,长期以来,拉动内需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然而,效果不显著,是显而易见的。拉动内需连年都提,要想启动比较难,大多数的钱都压在房子上了。购房压力越大,居民就越会加大存款,而消费意愿也就越会降低。高房价抑制了消费,但房市的泡沫却越来越严重,这是很多问题的关键。钱都被房子套走了。

    但在如今房价疯狂上涨的背景下,不仅是有钱人为了保值或者投资升值购房,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加入到了“买房赚钱”的行列。有钱人为保值购房,租金高低与否本来他们就不关心,而房价上涨带来的巨大利润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购房人忽略租金的高低。大有全民炒房的架势。

    中国人的钱在高房价面前形成了堰塞湖。所谓“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谷或河床后贮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郎咸平之前曾对媒体表示:“没有哪一个大国敢把房地产业当做支柱产业。拉动GDP主要消费,但如果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房地产业里面,那别的地方还怎么有消费。如果全国都不去做制造业,都是炒房炒股,那这个国家怎么办呢。”

    而随着楼价的步步高升,大众的购房成本更加高昂,人们对未来住房问题难以解决的忧虑日益加重。前者,直接影响当下的消费,后者,则影响人们的消费预期。这两大因素,是导致中国内需长期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一辈子的钱都拿去买了房,人们还能怎么消费。

    我们看到,目前的房地产业,因其供需两旺,致使从众心理的国人和投资投机者,将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市,不能自拨,渐渐形成“堰塞湖,人们蜗居在房奴群中,扑腾在房价大水中挣扎,吃不着肉喝口汤者,就是房市的相关产业,更多的产业,只能剩碗残羹冷炙,聊以自慰。买了新房子,大家才有欲望去买新的家具、电器等,可以刺激一大块下游产业。但因购房,很多人无力消费购买商品。殊不知,起初拉动内需的是房市,最终成为拉动内需的终结者,在为中国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埋下了地雷,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