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埋单推涨房价”是悖论
继“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后,又一名专家对房价居高不下提出了新观点。17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两个青年结婚买房,是双方父母掏钱,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掏钱。自己不掏钱,一点不心疼,这种为独生子女购买婚房的“第三方埋单”现象,扭曲了房屋的市场价格。(10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应该承认,这些专家真是“专家”,专门盯着房子而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的家伙。请问,丈母娘只有房子需求而没有其它需求吗?父母只帮孩子买房埋单而不为其它东西埋单吗?抑或,丈母娘确实只有房子需求,而父母也只为孩子买房埋单,其原因是什么呢?是中国的丈母娘和父母脑子出了问题,集体偏执,还是另有原因?丈母娘的需求出了问题,孩子们怎么也都跟着傻了?父母只肯为孩子买房埋单,那么孩子们自己呢?难道中国人民币都有规定用途,只能买指定的东西,父母帮着买了房子,自己的钱就不能买别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房子一直在大幅度的涨价,钱存在银行,或者买其它的东西,老比不过买房子划得来。笔者前几年6万买一套商品房,转眼5年不到,如果我愿意卖的话,至少可以卖20万,白住着不说,投资什么有这么赚钱?所以,中国老百姓都不是很聪明,但傻子也明白的道理,房子一定得买,晚买不如早买的道理,他们也明白。丈母娘们不傻,女婿买不起今天的房,就可能更买不起明天的房子,所以要结婚可以,得有房子,免得我女儿跟你受罪。父母乃至祖父母资助购房,也不傻,是看准了如果让孩子自己解决房子问题,那么整个家庭就会吃亏。
我老说是因为房子要涨价,所以丈母娘和父母才会这样关心房子,那么有人就问了,房子为什么老涨价呀?难道是因为有人炒?当然不是。房子之所以有人炒,是因为炒房能赚钱。涨价是有人炒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从短期看,炒房影响房屋正常供给,但从长期看,炒房的人最终都要靠卖房赚钱,最终都要卖出去。从长期来看,象任何产品的价格一样,决定房价的因素只有两个,一是需求,一是供给。在社会不免费提供住房的情况下,老百姓要想不露宿街头(这还不一定是允许的),必须有一块或大或小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因此房子的需求有一定刚性。当然这不是说,价格不能影响需求,价格太高,人们只能选择住小点,条件差点;价格便宜的话,可以买大点,条件好点。目前,中国还有很多农民工工作2、30年也没在工作所在地买个只砖片瓦,要说潜在需求,中国未得到满足的住房需求大了去了。再说供给,中国土地和城市规划的权力都控制在地方政府的手里,别看这个开发商那个开发商,他们之间是有竞争的,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供给?开发商垄断定价,他们自个能有这个能力?无非是投资人追求利润的自然本性,让高价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而已。指责开发商黑心,就像指责羊儿太贪吃,让草原变得荒漠一样荒唐!房价过高,根子是政府行政垄断!房子需求方是广大老百姓,他们之间是存在竞争的。开发商囤地囤房,完全与炒房团或其它人一样,只是预期到房子要涨价!正是因为房子供给不足,我们很多朋友,特别是所谓的农民工朋友们,都没有房子住。
正如姚景源所说,“在美国,普通人五年左右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可中国一年收入也就只能买几平方米”,中国的房价高得有点离谱。按道理说,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可中国地方政府为什么会这么不顾民生呢?老是说,这确实不能完全怪他们,而是“土地财政”的恶果。地方政府要出政绩,甚至正常运行,就必须有钱,可钱从哪里来?税收是一块,可不能随便调呀,不怎么受控制的土地转让金就成了一个重要来源。解决房价问题,一个是要解决土地和规划权垄断问题,而这个问题涉及到体制问题,在短期内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就是将全民所有的土地收归“全民所有”,切断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可能简单点,关键是如何如何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只要切断了土地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可能立马就变成买方的同盟军。降低房价,就可以降低本地的生活成本,改善民生质量,有利于吸引外来人才和投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