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零起步》第一篇:客户全开发——第三章 成交:销售的目标


  第三章 成交:销售的目标

  没有成交,就没有销售。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成交;以前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一步,所以在成交这一步中,应该尤其注意。需注意哪些不应该说,而应该换成哪种说法,一是注意不要说签单,而应该说确认;有些客户一听签单,会觉得自己主动权受到了侵犯,如说让他确认签字会比较让他有主人翁感;二是注意不要说客户购买,而应该说他拥有,让客户觉得是相当的划算。三是注意不要说花钱,而应该说客户投资,会让客户有虚荣感。四是如果客户问到自己的工资之类的提成,注意不要说提成佣金,而应该说是服务费。五是客户说到问题,应该说成挑战,焦点。六是避免说谢谢,而改成“恭喜你做了明智的决定”,通常会让客户笑逐颜开。

  一、创造有利的成交的环境

  促成交易是完成销售全过程的最后阶段。引起注意、诱发兴趣、激发欲望的一系列销售手段是为了促成交易,因而成为销售工作的最后一道难关。一旦在此失力,所有销售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因此,成功地运用销售技巧,解除客户的犹豫和顾虑,抓住当前时机促成交易,是销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销售成交阶段,周围环境对成交与否有重要影响。它会影响成交的气氛,并在无形中影响顾客的心情,甚至改变交易的结果。

  一般来说,对于成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项要求:

  (一)安静舒适的成交环境

  安静舒适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舒适,精神愉快、心平气和,有利于顾客接受销售人员的劝说和要求。安静的环境可因地制宜,乱中求静。在办公地点洽谈时,可选择接待室或会议室等不易受到干扰的地方。在商谈成交时,应尽量远离电话、门口和其他人员,以免被外界干扰,分散双方的注意。

  (二)保证单独洽谈

  在协商成交的重大事宜时,最好只有销售员和顾客两人参与。应避免第三者介入,以防第三者中途进入而重复已完成的某些销售环节,打断销售的正常的程序;或两人之间意见不一致,导致重新做出决策,改变本来的购买结果。当环境不利时,销售人员可以共进午餐等为由易地约见顾客商谈。

  (三)在安排成交环境时,要注意适应顾客的心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销售人员选择协商成交应以照顾顾客的原则,适当选择让顾客能放松,卸下心理防御的场所,一般应选择在顾客所熟悉的场所,如顾客的工作单位、办公室或顾客的家中等。

  二、成交的策略

  1.成交的三原则:

  ①主动②自信③坚持

  2.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不要太紧张②多说无益

  ③不多说消极的话

  ④光荣引退(把握时机,在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要转化成实际的效果——成交,比如,先把合同签了)

  3.密切注意购买信号:购买信号是客户通过言语、行为、表情等各种渠道泄露出来的购买意图信息。

  A.该怎样判定客户是否已经产生购买意向

  前提是客户已经对你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通常客户是不会主动提出购买要求的,甚至有些客户的购买意识只是转瞬间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及时发现客户的购买信号,适时地加以促成,很可能就会错过这单生意,除非你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

  实际上,通过我们对客户行为的观察就会发现诸多有意购买的迹象。例如:

  ①反复就某一问题提问,而且是比较具体的问题。例如:产品的性能,规格,型号,运输,包装等等!(这个时候你要不厌其烦地为他进行介绍,直到他没话说了为止。)

  ②拼命地压低价格,甚至施以威胁的口气。例如:再不降价我就到别人那里去买等等!(这时候你要沉住气,不要乱了方寸,如果对方真的知道有更便宜的价格的话,早就不在这儿跟你磨牙了。)

  ③对方不说话了,开始陷入沉思。(这是个很明显的购买信号!)

  ④对方作出一些显示焦虑的举动。例如:用手敲桌子,来回踱步,不断地拿起茶杯喝水等等!(这表明对方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⑤对方开始很仔细地翻阅你带来的资料,并不住点头。(注意:最初的时候他可是连看都不看一眼的。)

  ⑥语气变得缓和,目光变得温柔,不再像刚见到你的时候那样的横眉冷对,并且开始询问有关售后服务的事情。(对方似乎已经准备掏钱了!)

  ⑦对方表示赞赏。类似:好,不错,还行,是那么回事儿等等!

  ⑧对方把他的领导或同事或技术人员请来一起参与探讨。(这说明了对方对你产品的足够重视!)

  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客户即将购买的征兆,需要你在跟客户交谈的过程中仔细地进行观察. 很多时候客户的表现并不像上面所提到的那么典型,那么的理想化,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揣摩,通过客户的一些细微变化而发现端倪!

  当然,客户有了类似以上的种种表现,并不代表他马上就可以购买。事实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地试探,委婉地提出成交要求,否则,你会吓跑客户!一个销售员在交易过程当中,应充分了解顾客心里的想法,以及他所持的态度。

  B.以销售人员和顾客为例

  一般情况下,顾客在开始交谈时所持的态度,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他虽然有意购买此种商品,但他仍在意此种商品价格的高低,他要等等看,就是说,他想看到你报出一个确实的价格,再确定是否购买。

  其二,虽然他想买,并且已十分明白该种商品的价格,但很可惜,他无法如期支付应付的货款。因此,他希望你能对他说明一下商品的支付条件及购买方法。

  其三,迟疑未决,尚不明确自己是否将购买,他正等待你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其四,根本无意购买。

  这四种心理是一般顾客基本的想法和感情,这里的感情是指人的恐惧、担心及兴奋等不同情绪的表现。

  每当接近成交时,顾客通常表现出的心态是,更想知道你下一句要对他说什么。因为他急于了解你将使用何种手段来做成这笔买卖。

  当您作完一次商品展示说明或者商品介绍后,有某位顾客询问有关商品的购买及其它方面的疑问,这就表明他对商品产生兴趣。

  顾客的想法和态度必然直接关系到销售员的工作成败与否。这里应切记的一点是。顾客总是在找不买的理由。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个顾客应允“我买了”,也就表示他必须负担责任和义务,因此,他宁可选择“不买”。

  为了使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不轻易花掉,顾客们总是要绞尽脑计地寻找不买的理由。面对销售员来说,当进行商品说明时,要特别注意顾客的态度,为了圆满成交,你应当依计行事,即通过与顾客的交谈,在以下方面影响以至控制顾客的心理。

  (1)在顾客心中,天然地存在着—种对销售员的戒备疑虑,因为他怕被欺骗,因此,你必须以亲切的态度来取得信任。

  (2)顾客在交谈过程当中,总是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抵御销售员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所以这时首先应松驰他的戒备心理。

  (3)顾客在听取商品介绍时,有时可能患得患失,虽然他口中问着有关商品的种种问题,但心中仍举棋不定。有时候,也可能在商品说明进行时,顾客流露出有意购买,但临到成交,便又考虑再三,戒备心再次显现。

  这种情况下,你应当向顾客提出一些问题,让他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交谈气氛保持愉快热烈,使他的戒备心进一步松弛下来,促使最终成交。

  例如,当顾客的眼光看向远处或窗外,表示他正在考虑自己的购买力及商品的优点;当商品说明结束了,他或许透露出想购买的表情;如果是不安地环视公司周围,则表示交易将失败了,他已无意购买。

  一般情况下,当顾客用力地靠在椅背上,或两手交叉,或与人交谈,都表示他并无购买的意愿。有意购买的顾客,都会很关心销售员的介绍和说明,双脚实踏在地上,手臂置于桌上。如果顾客说出“这商品我已看过了,没什么”之类的话,则顾客并无意购买,你也就无须多费口舌了。

  4.激发客户的购买欲

  销售员与客户的交涉,从初次会面的时候开始,直到成交为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那么每一阶段里,你应如何行事呢?

  以销售人员和顾客为例

  第一阶段,用一些客套话稳定顾客的情绪。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顾客总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坐等你这个销售员如何来劝使他购买商品。

  在这个时候,要稳定顾客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说些与商品毫无关系的话题。

  为了减轻客户心中的压力,你不妨对顾客的衣着饰物或所带的小孩表示出由衷的赞赏,谈论一些诸如他事业的成就以及家庭中值得夸耀的事物,如“您的孩子真聪明”。像这些与销售业务并无关系的话题,可使顾客的情绪逐渐安定下来,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第二阶段,让顾客重新考虑的方法。这一阶段中应当做的是,在成交前,将有关商品销售说明中的几个重点,再次重复给顾客听。换句话说,就是要让顾客对商品的优点及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目的在于让顾客获得更充分的商品情报,以决定购买。

  在这个阶段,不仅对顾客要作口头说明,必要时,尚需配合文字说明、图表、幻灯等,具体应视当时的情况而定。

  第三阶段,如果以“难道你不知道……”的口气对顾客说话,则交易必然失败。

  如果你不懂得再引导顾客认识商品,那么,你先前为销售所付的全部努力,也就白费了。

  当客户在态度、感情上已经有购买的打算时,他的“购买温度”便逐渐升高,但若你对此视而不见,他的温度便会逐渐冷却,甚至消失,良机错过,此时,即便你再多作说明,怕已为时过晚于事无补了。

  5.把握成交的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在来。你有可能现在说动了客户,他回去睡一觉后又想到了其他问题,不是为啥有“夜长梦多”一说呢?

  6.成交关头倍加小心

  销售员在商谈交易时,先要充分、敏锐地把握客户情绪的变动、时机,并一气呵成地力促客户尽快做出购买决断,若要避免失败,掌握最佳时机,销售员必须切记以下交易戒律,万不可擅自开戒。

  (l)绝不张惶失措

  这种情况最易发生在交易成功前的一刻。若一下子表现出张惶失措的样子,就会使客户心中生疑,从而失去客户对你的信赖感,随之也就失去了客户。

  (2)多言无益

  如果处于交易即将谈成的关键时刻,就应言语谨慎,绝不要任意开口,而要将精神集中在一点,以免言多有失,造成节外生枝。所以切记:多言无益。

  (3)不要表现出过于兴奋

  眼看大功告成,自己的一番努力即将结出硕果,谁都会因此兴奋不已,此乃人之常情,不可避免。但作为销售员却不能随心所欲,即在成功时,要善于隐藏自己内心的喜悦,要有自制,想一些办法来掩饰自己由于兴奋而显得紧张的表情和动作。

  有许多从事销售工作的新手,偶尔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将喜悦或者是由兴奋而产生的紧张溢于言表,如果不幸被客户感觉,则会使他对已决定的交易产生新的疑虑,重新犹豫起来甚至做出反悔,这岂不是“自找苦吃”?

  (4)不妄加议论

  当你的销售完全进入有关交易的商谈阶段之后,客户可能会提出种种疑问,或接连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客户的言辞有可能冒犯了你,但不管怎样,决不要轻易表态,妄加议论。

  因为,无论销售员的理由如何充足,在这时发表意见都不会有任何益处,否则贸然对答,唯一的可能就是毁掉将要成功的交易。

  (5)要让客户“忘记”你的身份

  当然,要让客户忘掉你是销售员,只能是“痴心妄想”,所以,这里是指造成客户的一种短暂的心理。在交易过程中,你应通过认真倾听客户的谈话,在言语中动之以情,处处注意显示你对他的诚意与好感。比如,要让客户觉得你告诉了他关于商品的最详细的情报,再加上你诚恳而推心置腹的话语,使客户感到你是从未遇到的“好人”。这样便可使交易在一种良好的气氛中顺利达成。

  (6)谈论交易条件时无需怯懦

  既然已到了达成交易的最后阶段,这时已不再是对价钱是否能优惠而反复交涉的时候了。纵使客户有此要求也无需理会。因为到了这时,客户心里的打算是能省一分就省一分,不能便宜也无所谓了。

  谈判交易条件时,只有采取毅然决然的态度,才能既维护自身利益,又维持住客户对你的信任。相反,轻易让利则会使客户产生疑问或动摇对你原先的信任,这样对交易就极不利了。

  (7)不可久坐

  即使最后合同签妥,能安心地与客户交谈了,切记不要久坐。因为在客户心中多少存有一些买了东西后的疑虑,也就是人们花了一笔钱后都会有些“心痛”。若你仍与客户久呆在一起,好象交易还未完全结束似的样子,这样,客户就会在心里总盘算着这笔买卖是否合适,于是还想与你“探讨”,发展下去的结果不可预料。所以,应尽快告辞,以免再留下动摇客户购买决心的机会。

  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且早走早好。

  (8)不作否定性的发言

  在这个阶段,销售员应尽力避免打断客户的发言,即使是需要否定之事,也需用避免刺激客户感情的说法。如:“的确如此,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之所以必须这样,是为了让客户心情舒畅,从而尽快同你签完协议。

  总之,越是在紧要关头越是要谨慎从事。千万不要以为大功告成而掉以轻心,造成客户吃了后悔药,使你中了客户的“回马枪”而前功尽弃,这岂不吃亏大乎!但是,如果你在成交关头,牢记此条妙计,并善加使用,定能大获全胜,从而倍增你的销售额。

  三、诱导客户成交的方法

  销售是一种以结果论英雄的游戏,销售就是要成交。没有成交,再好的销售过程也只能是风花雪夜。在销售员的心中,除了成交,别无选择。但是客户总是那么“不够朋友”,经常“卖关子”,销售员唯有解开客户“心中结”,才能实现成交。在这个过程中方法很重要,以下介绍排除客户疑义的几种成交法:

  1.直接请求成交法(比如:王总你要不就和我签了这个合同吧!)

  2.选择成交法(实际上给客户选择就是没有给他选择,比如:你看王总是今天签合同还是明天签合同,实际上已经同意签合同了,只是今天还是明天的问题了)

  3.假设成交法(你要假设出如果客户销售你的产品,以后市场的情况,比如能销售多少,能赚多少钱)

  4.小点成交法(一点一点的成交,比如:要不你先销售哪几个单品看,如果销售的好的话,再增加单品,)

  5.保证成交法(比如:我保证如果销售不畅的话,可以退货)

  6.让步成交法

  让步成交就是将就客户,自己作出让步,但是让步一定要让的有价值,让在刀刃上;比如,客户要求价格能否降一点,你申请后可以降的情况下,你答应了客户的同时就要争取货款上的问题,比如先款后货,总之不要作无谓的让步。

  7.最后机会成交法(意思就是你和客户摊牌,比如:如果今天订不下来的话,明天我就要和别的客户谈去了)

  四、诱导客户成交的方法应用

  1.客户说:我要考虑一下。

   对策:时间就是金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询问法: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对产品感兴趣,但可能是还没有弄清楚你的介绍(如:某一细节),或者有难言之隐(如:没有钱、没有决策权)不敢决策。所以要利用询问法将原因弄清楚,再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如:先生,我刚才到底是哪里没有解释清楚,所以您说您要考虑一下?

  (2)假设法:

  假设马上成交,客户可以得到什么好处(或快乐),如果不马上成交,有可能会失去一些到手的利益(将痛苦),利用人的虚伪性迅速促成交易。如:某某先生,一定是对我们的产品确是很感兴趣。假设您现在购买,可以获得××(外加礼品)。我们一个月才来一次(或才有一次促销活动),现在有许多人都想购买这种产品,如果您不及时决定,会……

  (3)直接法:

  通过判断客户的情况,直截了当地向客户提出疑问,尤其是对男士购买者存在钱的问题时,直接法可以激将他、迫使他付帐。如:××先生,说真的,会不会是钱的问题呢? 或您是在推脱吧,想要躲开我吧?

  2.客户说:太贵了。

  对策:一分钱一分货,其实一点也不贵。

  (1) 比较法: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如:市场××牌子的××钱,这个产品比××牌子便宜多啦,质量还比××牌子的好。与同价值的其它物品进行比较。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

  (2)拆散法:

  将产品的几个组成部件拆开来,一部分一部分来解说,每一部分都不贵,合起来就更加便宜了。

  (3)平均法:

  将产品价格分摊到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对一些高档服装销售最有效。买一般服装只能穿多少天,而买名牌可以穿多少天,平均到每一天的比较,买贵的名牌显然划算。如:这个产品你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计算,××月××星期,实际每天的投资是多少,你每花××钱,就可获得这个产品,值!

  (4)赞美法:

  通过赞美让客户不得不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时很注重××(如:仪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会舍不得买这种产品或服务的。

  3.客户说:市场不景气。

  对策:不景气时买入,景气时卖出。

  (1)讨好法:

  聪明人透漏一个诀窍:当别人都卖出,成功者购买;当别人却买进,成功者卖出。现在决策需要勇气和智慧,许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气的时候建立了他们成功的基础。通过说购买者聪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讨好顾客,得意忘形时掉了钱包!

  (2)化小法:

  景气是一个大的宏观环境变化,是单个人无法改变的,对每个人来说在短时间内还是按部就班,一切“照旧”。这样将事情淡化,将大事化小来处理,就会减少宏观环境对交易的影响。如:这些日子来有很多人谈到市场不景气,但对我们个人来说,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说不会影响您购买××产品的。

  (3)例证法:

  举前人的例子,举成功者的例子,举身边的例子,举一类人的群体共同行为例子,举流行的例子,举领导的例子,举歌星偶像的例子,让客户向往,产生冲动、马上购买。如:某某先生,××人××时间购买了这种产品,用后感觉怎么样(有什么评价,对他有什么改变)。今天,你有相同的机会,作出相同的决定,你愿意吗?

  4.客户说:能不能便宜一些。

  对策: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便宜无好货

  (1)得失法:

  交易就是一种投资,有得必有失。单纯以价格来进行购买决策是不全面的,光看价格,会忽略品质、服务、产品附加值等,这对购买者本身是个遗憾。如:您认为某一项产品投资过多吗?但是投资过少也有他的问题所在,投资太少,使所付出的就更多了,因为您购买的产品无法达到颁期的满足(无法享受产品的一些附加功能)。

  (2) 底牌法:

  这个价位是产品目前在全国最低的价位,已经到了底儿,您要想再低一些,我们实在办不到。通过亮出底牌(其实并不是底牌,离底牌还有十万八千里),让客户觉得这种价格在情理之中,买得不亏。

  (3)诚实法: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机会花很少钱买到最高品质的产品,这是一个真理,告诉客户不要存有这种侥幸心理。如:如果您确实需要低价格的,我们这里没有,据我们了解其他地方也没有,但有稍贵一些的××产品,您可以看一下。

  5.客户说:别的地方更便宜。

   对策:服务有价;现在假货泛滥。

  (1)分析法:

  大部分的人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通常会了解三方面的事:第一个是产品的品质,第二个是产品的价格,第三个是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这三个方面轮换着进行分析,打消客户心中的顾虑与疑问,让它“单恋一支花”。如:××先生,那可能是真的,毕竟每个人都想以最少的钱买最高品质的商品。但我们这里的服务好,可以帮忙进行××,可以提供××,您在别的地方购买,没有这么多服务项目,您还得自己花钱请人来做××,这样又耽误您的时间,又没有节省钱,还是我们这里比较恰当。

  (2)转向法:

  不说自己的优势,转向客观公正地说别的地方的弱势,并反复不停地说,摧毁顾客心理防线。如:我从未发现那家公司(别的地方的)可以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高品质的产品,又提供最优的售后服务。我××(亲戚或朋友)上周在他们那里买了××,没用几天就坏了,又没有人进行维修,找过去态度也不好……

  (3)提醒法:

  提醒客户现在假货泛滥,不要贪图便宜而得不偿失。如:为了您的幸福,优品质高服务与价格两方面您会选哪一项呢?你愿意牺牲产品的品质只求便宜吗?如果买了假货怎么办?你愿意不要我们公司良好的售后服务吗?××先生,有时候我们多投资一点,来获得我们真正要的产品,这也是蛮值得的,您说对吗?

  6、客户讲:没有预算(没有钱)。

  对策: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

  (1)前瞻法:

  将产品可以带来的利益讲解给客户听,催促客户进行预算,促成购买。如:××先生,我知道一个完善管理的事业需要仔细地编预算。预算是帮助公司达成目标的重要工具,但是工具本身须具备灵活性,您说对吗?××产品能帮助您公司提升业绩并增加利润,你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预算吧!

  (2)攻心法

  分析产品不仅可以给客户本身带来好处,而且还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处。购买产品可以得到上司、家人的喜欢与赞赏,如果不购买,将失去一次表现的机会,这个机会对购买者又非常重要,失去了,痛苦!尤其对一些公司的采购部门,可以告诉他们竞争对手在使用,已产生什么效益,不购买将由领先变得落后。

  7、客户讲:它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对策:怀疑的背后就是肯定。

  (1)投资法:

  做购买决策就是一种投资决策,普通人是很难对投资预期效果作出正确评估的,都是在使用或运用过程中逐渐体会、感受到产品或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利益。既然是投资,就要多看看以后会怎样,现在也许只有一小部分作用,但对未来的作用很大,所以它值!

  (2)反驳法:

  利用反驳,让客户坚定自己的购买决策是正确的。如:您是位眼光独到的人,您现在难道怀疑自己了?您的决定是英明的,您不信任我没有关系,您也不相信自己吗?

  (3)肯定法:

  值!再来分析给客户听,以打消客户的顾虑。可以对比分析,可以拆散分析,还可以举例佐证。

  8、客户讲:不,我不要……

  对策:我的字典了里没有“不”字。

  (1)吹牛法:

  吹牛是讲大话,销售过程中的吹牛不是让销售员说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讲假话。而是通过吹牛表明销售员销售的决心,同时让客户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让客户认为您在某方面有优势、是专家;信赖并达成交易。如:我知道您每天有许多理由推脱了很多销售员让您接受他们的产品。但我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人可以对我说不,说不定我们最后都成为了朋友。当他对我说不,他实际上是对即将到手的利益(好处)说不。

  (2)比心法:

  其实销售员向别人销售产品,遭到拒绝,可以将自己的真实处境与感受讲出来与客户分享,以博得客户的同情,产生怜悯心,促成购买。如:假如有一项产品,你的客户很喜欢,而且非常想要拥有它,你会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而让客户对你说不呢?所以××先生今天我也不会让你对我说不。

  (3)死磨法:

  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在销售的过程,没有你一问客户,客户就说要什么产品的。客户总是下意识地敌防与拒绝别人,所以销售员要坚持不懈、持续地向客户进行销售。同时如果客户一拒绝,销售员就撤退,客户对销售员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方法是技巧,方法是捷径,但使用方法的人必须做到熟能生巧。这就要求销售员在日常销售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现场操练,达到“条件反射”的效果。当客户疑义是什么情况时,大脑不需要思考,应对方法就出口成章。到那时,在客户的心中才真正是“除了成交,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