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我国地价总水平“转正”是否意味着土地市场面临调整


 

三季度我国地价总水平“转正”是否意味着土地市场面临调整
[
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28日公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全国各用途土地价格环比增长率全部转为正向增长,结束了今年一季度以来出现的负增长状况,商业和居住用地的同比增长率也转为正向增长。综合来看,全国地价总体水平“转正”趋势有望在四季度续延,全国地价将“小步回升”。但由于国家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及信贷政策影响,居住地价变化将随楼市调整而波动并将体现出一定滞后性。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519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分别为4287元/平方米、3561元/平方米和610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90%、225%、227%、132%;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12%、085%、073%、-152%。

        我认为,由于国家调整部分地区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全国工业地价可能出现部分地区向下调整的空间。目前,虽然信贷政策有由上半年的“升中求稳”向“稳中有升”转变的趋势,但由于各地区土地市场供需情况差异较大,居住用地的地价水平回升幅度是否有所收窄尚难预料。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8.1万公顷,同比增加31.0%。其中,工矿仓储用地供应7.2万公顷,同比增加46.1%;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5.7万公顷,同比增加14.8%;其他用地供应5.2万公顷,同比增加32.5%

        尽管土地供应量增幅如此,但自年初以来的土地争夺热度却并未有丝毫降低的迹象。尤其以一线城市为甚。广州被收回的科学城地王29日重拍,起拍价20亿,经过101轮的激烈争夺,最终以43.41亿为番禺雅居乐所得,楼面地价达7074元/平米。该地块引来了包括广州中信华南集团、番禺雅居乐、增城碧桂园联合体、保利集团联合体的争夺。

         从10月27日到12月10日,广州将出让8幅住宅用地,用地面积达67.5313万平方米,远超前三季总共出让的用地量。如果加上10月20日已出让的琶洲村地块,广州第四季度出让的住宅用地将达到天量的91.2985万平方米,接近百万平方米水平。天量推地本应降低地价增值预期,降低开发商的拿地热情,地价也应该顺势而降。不过现在市场各方并没有这样看。

      据羊城晚报报道,和全国其他众多城市一样,广州前三季度实际出让的住宅用地和全年计划有很大的差距。中原地产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该机构监测的12大城市中,仅天津、武汉完成今年的居住用地计划。而广州、深圳、南京和长春的居住用地供应尚不足全年计划供应量的30%。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出让的住宅用地面积约为48万平方米,只占全年计划2.5平方公里的19.2%。既然和全年计划还有巨大差距,那么就只有在第四季度加大推地力度,南京、长春等城市同样如此。广州10月20日出让的琶洲村地块,用地面积就达到了约24万平方米,而接下来,还有约68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陆续推出,两者相加接近百万平方米,约占全年计划的37%。如果全部土地都能成交,今年的计划将完成56%。但这也比比去年要好得多。前三季度,在房地产市场大热、土地供应量少的情况下,地价频频被抬高,全国地王不断刷新。特别在9月份,地价上升更快,中原地产研究报告称,12个被监测城市9月居住用地的楼面地价为4201元/平方米,较前12个月的月均值翻了一番。

        北京是另一种情况。针对今年第三季度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地价有所上涨的势头,国土部门在全年供应任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决定在10月份放缓土地供应节奏。近一个月来,北京土地市场上几乎没有正在交易的住宅、商业用地,土地供应出现“断顿儿”。进入11月之后,国土部门仍将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目前已经完成上市前准备、择机上市的土地约有40块,总面积约700公顷。今年还将有至少100公顷住宅用地上市,希望可以起到保证地价、房价总体稳定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拿地策略是与开发策略、推盘策略紧密相关的。应此,年底这段时间是观察明天上半年市场发展变化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