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拷问下的雪铁龙C5步履蹒跚


三重拷问下的雪铁龙C5步履蹒跚

\周丽君

在神龙汽车的雪铁龙C5未上市之前,其实,人们就对其提出了不少质疑:

首先,除了设计,C5还有什么卖点?

中高级车市的主要卖点集中在空间舒适性和科技动力性上。雅阁和凯美瑞之所以卖的好,很大原因是因为两车很宽大,能够满足包括商务在内的不同需求。但对比雅阁4945*1845*1480,以及凯美瑞4825*1820*1485的长宽高,C54745*1780*1476尺寸不仅远远落后于前两者,甚至连迈腾4765*1820*1472的尺寸都不如。

另外,就动力等核心技术而言,如C52.0车型最大功率在6000转时能达到103kw,而1.8TSI的迈腾在5000转时,就能达到118kw的最大功率;对比C52.0车型在最大转速4000时所能达到的200牛·米的最大扭矩,迈腾1.8TSI1500转时,就能达到25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些技术指标,使得迈腾在加速以及最高车型等方面更有可能领先于C5

总之,就中高级车市的空间和技术这两大核心卖点而言,C5的空间没有日系车舒适,技术也不如德系车先进。

那么,法系车C5究竟还有什么卖点。

虽然在宣传中,厂家一直强调设计,但就设计而言,几乎每一款中高级车型都有自身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也就是说,每一款车都可以拿自己的设计作为卖点来炒作。从而使得C5所拼命强调的设计卖点黯然失色。

所以,C5大体上是一款没有卖点的中高级车。

问题二:C5+凯旋能否立足中高级车市?

无论一汽轿车的马六+睿翼,还是上海大众的领驭+昊锐。总之,今年以来,中高级车市似乎很流行“以老带新”的模式。神龙的C5+凯旋,几乎也延续了这一模式。那效果会如何?

前两者的老车型的市场销量都很稳定,无论马六,还是领驭,目前月销量都维持在7000辆左右。而神龙的老车型凯旋在近一年多里,其市场销量一直走下坡,08年的月均销量仅为1200辆左右,其一年14830辆的销量不足雅阁或凯美瑞一月的销量,比07年的31314辆更是减少了52.6%。而今年的月销量更是滑落到了不足400辆的窘境。

更为严峻的问题是,新老车型的内部多少都有损耗,只不过由于马六和领驭的基数过于庞大,完全有能力抵消内耗。而月均销量不足400辆的凯旋还有抵消内耗的老本吗?由于C5与凯旋在产品设计和品质等方面都有着更大的相似性,那么,C5的上市,必将使得凯旋销量雪上加霜。

总之,凯旋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别说,还能像马六或领驭那样,为新车保驾护航。

但就新车型而言,今年无论是睿翼,还是昊锐,其市场销量都不太理想,并不见得在产品性能上更显中规中矩的C5就能突异而出。而在没有老车型的护航下,对于稚嫩的新车型C5而言,或将是致命的。

总是,无论内耗,还是缺少护航,C5+凯旋或将难以立足中高级车市。

问题三:如何弥补两年错失的遗憾?

之所以目前包括睿翼、昊锐、思铂睿等新车型的表现都不太理想,大体销量只维持在1000辆左右,不少行业专家认为,目前中高级的新车已经错过了两三年之前上市的黄金期。而当时上市的凯美瑞、迈腾等,却早已立稳脚跟,目前的市场表现都较为出色。

其实早在2007年全新一代雪铁龙C5在巴黎车展亮相时,时任雪铁龙品牌总经理米歇尔就曾宣布该车将落户位于武汉的神龙公司第二工厂。然而C5的国产却一拖再拖,到现在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但在这两年时间里,中高级车市的竞争结构基本成型,雅阁、凯美瑞、领驭等组成第一销量阵营,迈腾、马六、君越、君威等紧随其后,凯旋等三流车型则面临着被逐步边缘化的可能。

总之,对于新车型而言,如没有强大的品牌和技术等支撑,想赤手空拳扭转这一竞争格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并不见三个问题就能把雪铁龙C5一棒子打死,但就其日后的道路而言,定时步履蹒跚。所以,与其一味把雪铁龙C5拔高到诸如承当起雪铁龙品牌重整等之类的高度,不如先耐心引导C5在中高级地毯上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