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人类生命力的新时代
——“人文生态学系列丛书”总序
每当历史处于转换期的时候,人们听到最多的语言就是:这个世道变了,这个世道乱了。其实,从来没有不变的世道,也从来没有在变中不乱的世道。而且,历史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转型,只是存在着渐变与骤变的区别而已。
所以说,孤立地谈变与乱,都是毫无意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每次变与乱的本质是什么,动因在哪里,变与乱的内在规律是什么,对变与乱的前景又应做何估计,从而从中找到向健康方向导航的方法,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的进化轨迹
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与人类个体生命的成长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照样经历着胎儿育成期、断脐襁褓期、婴儿哺乳期、幼儿学步期、少儿顽劣期、少年进取期、青春迷茫期、成年有为期、壮年栋梁期、中年更年期、返老还童期、老有所为期,最后进入夕阳晚照期。综观历史古今,我们应该看出,当今的地球人类正处于第二个进化期的前中期,即第一次断乳期与第二次断乳期的中间期。
少儿顽劣期,也可称为少儿启蒙期,即是第一次从生理上与母体断乳。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好奇心强、逻辑力差;吸收力强,反思力差;欲望度高,持续力差。正是人类的少儿顽劣期,使人间到处充满着争权夺势的战乱与杀戮,从民族到国家、从国内到国际无时不充斥着战争的血腥味儿。在这一时刻,宗教和专权对人类命运起着决定性的掌控作用;青春迷茫期又可称是青春选择期,这一时期是从精神上与母体断乳。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批判力强,建设力差;精明度强,远见性差;竞争力强,可信度差。这一时期人类纷纷松动了对鬼神的信仰,看轻了对权势的追逐,走出了心灵的蒙昧,走出了对压抑人性的驯服,走向了自我中心,走向了价值多元的追求与发展。国际间的军事对抗也逐渐让位于经济对抗与文化对抗,社会进入了人性复苏后的繁荣和发展与人性和谐前的混沌与迷茫。
太阳系已出现了七十二亿年,地球已形成了四十六亿年。地球上的生物生命已出现了四十亿年,人类在地球上已存在了二百万年,而且还可以继续存活五亿年。可以说,自然天地为地球人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生存时空。
在以往的生存时空中,人类已完成第一个进化期,即生物进化期。人类从直立行走、火的发明与应用、工具的使用、人类交际工具的出现——语言的形成,人类经过了二百万年的生物进化,使自己彻底地走出了动物界。第二个进化期是文化进化,并为人类的第三个进化期——基因进化期做出准备。
文化进化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全人类的以人为本。然而,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人类须经历以生为本、以族为本、以神为本、以官为本、以钱为本、以知为本、以文为本、以名为本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如果人类的文化进化没有进入到以民为本的历史阶段,便要急于向基因进化阶段挺进,那么,它将会给人类社会酿成无穷无尽的灾难。
进化,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人类不可逾越的历史必然过程。
人类在走出以生为本的断脐襁褓期之后,便与家族血缘、敬鬼敬神、依仗权势结下了婴儿与母乳般的不解之缘。应该说,宗教是先人智者的心灵感悟。人类创造虚拟世界的第一对孪生姐妹便是宗教和艺术,之后才出现文学与哲学。宗教是纯粹的心灵衍生物,而非宇宙中的物质实体。当宗教未与权力相结合的时候,宗教对人类心灵的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当宗教一旦与权力相结合,便是赤裸的专制统治。权力,是人类制造人造天地的长子,对民族发展、国家建立、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对权力的超常追逐与畸型使用,恰恰是使人性异化的重要社会根源。
而今,当人类的后进民族也纷纷先后走出君主立宪、宗教执政、专权执法之后,人类如同断乳后的青少年一样,走出了对饥饿、对贫穷、对鬼神乃至对权力的恐惧,而纷纷地扑向以金钱为本、以知识为本、以文凭为本、以名人效应为本的广阔天地,造成了人类社会极大的繁荣、发展、恶斗与混乱。
那么,是什么在决定着这一进化期人类生存的行为轨迹呢?
以人性觉醒为基本内核的人类文化,始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第一动力
人类一直生存在三种力的交错使用之中:身体力、学习力、文化力。身体力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动力,用进废退,不动不活,活着就要动;学习力是人类个体生命力的第一动力,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不学习的生命就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文化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文化力的社会是断无前途的社会。
身体力:是按自然规则运行的,每个人对身体都有充分的运作能力。学习力和文化力是按人文规则运行的,即对人性要素的个性化操作。这种个性化操作又分别表现为人对自身人性要素的启动能力、整合能力与导航能力。人对身体可以自然地充分操作,进行循环有序的新陈代谢;人对人脑的操作能力则相当低下,人对人脑细胞的调动和人对人性要素的启动一直不超过百分之一至三,而且,在人类未断乳之前,人脑和人性要素尚一直操作在别人的手中——家长之手、教师之手、领导之手、宗教教父之手中……这就如同一台电脑,虽然具有着丰富的内存,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鼠标键盘。如今断乳后可以自己独立操作了,却也一直未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的程序。这就是当今人类社会既繁荣又混乱的原因所在,也是当今人类生命力正处于迷茫状态的根源所在。
文化力:迄今为止,人类文化已形成四大板块、两大系列的组成格局。
四大板块分别为先验文化(前人的和书本的)、经院文化(学校的和导师的)、体验文化(自己的和周边的)、执行文化(人人随时在行为中产生的);两大系列分别是专业文化(文、史、哲、经、数、理、化、生等成百上千的专业划分)、通识文化(人人应该掌握的生存知识、生存哲学、生存艺术和生存智慧。可惜的是历来的通识文化都常常被大量庸俗的世俗文化所取代,严重地腐蚀和搅乱了人们的灵魂)。
先验文化与经院文化,是对人类生命力的存储;体验文化与执行文化,是对人类生命力的启动;专业文化,是对人类生命力的整合;通识文化,是对人类生命力的导航。在这四大板块和两大系列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重本体、重目的、重秩序、重礼仪的东方圆型文化和重方法、重标的、重自我、重功利的西方线型文化。
博大精深而又奥妙无穷的东方圆型文化,本来是极具前景的人类文化。只要圆型文化能呈螺旋式上升的势头,它便足以呈巨龙腾空之势畅游天下,造福人类,这一点也早已为世人所瞩目。然而,由于它长时期蛰居在神与权的淫威之下,一直震慑于“超前两步挨打,落后一步挨熊,超前三步就牺牲,一步不超稳受穷,超前一步也战战兢兢”,长期停滞于唯命是从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自然会“总把奴才当人才,常以胜败论英雄,只把文凭当文化,又把平庸当中庸”,从而使活生生的社会人性长期处于麻木不仁的阿Q式僵化状态,也使东方文化这条巨龙,不得不长时期在平面上划行而匍匐成虫。这,就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在近现代社会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的重要文化根源。
坚韧不拔而又所向恣肆的西方线型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慑力,它以其标的性强、功利性强的快节奏、高功率,有效地建构着人类的现代文明。然而,它的自我中心性在催生着人性觉醒的同时,又无力实现人性的和谐与平衡,而必然走上一条吃穿不愁、六亲不认,以自我为中心、以功利为目标的人生不归路。这就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自闭症、自杀率居高不下的文化根源。据西方学者的社会调查,即使在西方成功学教化下取得“成功”的人,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生结果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进监狱和自杀。
东西方文化的畸型发展,造成了人类文化在总体上出现先验文化丰厚、经院文化落后、体验文化滞后、专业文化守旧、通识文化生锈、执行文化藏污纳垢的总体倾向。因此,当今的人类文化缺少的,不仅是对先验文化的诠释、对经院文化的掌控、读一专业文化的增删,而更重要的是缺少体验文化的补充、通识文化的导航和执行文化的健康。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若说有难事,最属做人难。人性觉醒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无与伦比的巨大创造力和惊天动地的巨大破坏力。
为此,人类为整合人类自身的人性觉醒,已陆续实施了四项工程:
其一,催眠人性,皈依宗教信仰,让人们在他信中安贫乐道,实现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稳定。然而,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互根,此乃天道。人性(人性是什么,后面将陆续论述)的特性决定了宗教信仰也无法对人性的觉醒进行封顶。“末法时期”的宣布,便已昭示“鬼神”对人性觉醒趋势的无能为力。
其二,催生人性,发展科学技术,让人们在享受物质幸福的同时,享受精神的快乐。然而,精神的充实永远无法以物质的充实所取代。况且,违背自然规律的科技发展,日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自然灾害,而贫富不均又在急剧催生着人性及人类社会的失衡,继续盲目地发展下去,人类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其三,疏导人性,发展文化教育,提高人类自身的自治和自律能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当既不知人性为何物,又不知人类精神生命的运行规律时,教育工作者也只能在舍本逐末上捉襟见肘,甚至把教育演化为洗脑式的诱导和灌输式的误导,轻者造成严重的厌学,重者则、遗患无穷。这也是造成青年一代迷茫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其四,管束人性,建树法律公正,防止人类在人性觉醒中走偏,以强硬手段维护人类社会的安定。然而,堵而不疏或疏而不利,难以控制人性倾斜的底线,与日俱增、花样翻新的犯罪行为,使法律工作者也常常陷于被动的窘境。
由此以来,第五项工程,作为对教育工程的补充和提升,便提到了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日程。此即是教化人性、诉诸人性觉醒的终生人性教化工程,这就是在认知人性内涵及人性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制作出启动组合人脑细胞、人性要素的科学程序和运用自如的鼠标键盘,通过人类自身理性的启动力、整合力和导向力,自觉建构高品味美好的心灵家园,将社会的和谐健康从人人自身和谐健康做起。这就为人类完善自身体验文化、通识文化、执行文化的建设,提出了重要的课题。
我们要客观地承认先验文化、经院文化和专业文化,同时要积极地发展体验文化、通识文化和执行文化。体验的本质,是超前和创新;通识的本质,是提高和升华;执行的本质,是进步和发展;这对于提高人类生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人类从青春迷茫期走向成年有为期的必要条件。
人类生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对人性的开发和利用。文化的落后,造成人类生命力长期处于自闭、自馁、自弃、自流状态。这样,无论如何掠夺他人也代替不了自身生命力的提高。决定人性开发和利用的主观条件,是人自身的人性觉醒能力、人性整合能力和人性的导向能力;决定人性开发和利用的客观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社会环境的宽松程度和学习氛围的自觉程度。
总之,哲学能使生命力增加高度,史学能使生命力增加深度,文学能使生命力增加宽度,经济学能使生命力增加厚度,任何一门科学都能提高生命的灵活度。然而,只要人们因缺少体验文化的补充和通识文化的导航,而陷入某一门知识的狭区,都足以让人把生存行为执行得稀里糊涂。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人轻视体验,而有体验的人却缺少必要的文化和身份的提升。于是,体验文化的滞后和通识文化的庸俗,已成为人类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并为人类社会带来经久不息的思维枯燥、行为浮躁和作为的狂躁。
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创造权威和不断超越权威的历史。尊重权威,就是尊重历史;迷信权威,就是阻断历史;超越权威,就是发挥历史;以权威压人,就是炒作自己。暴力可以压服人身,财力可以收复人心,知识力可以征服人脑,而唯有文化力才能信服人的灵魂。压制人性最有力的莫过于神和权,催生人性最有力的莫过于名和利。然而,在人性日益觉醒和倾斜面前,它们都不得不进入“末法时期”,对人性的认识和对人性生成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继续健康发展的时代需求。
只有通识文化的提高,才能满足人性觉醒后日益丰富的人类需求。
当今人类的人性需求,已远不只是食也,性也,也不仅是爱也恨也,善也恶也,喜也怒也,私也群也,权也势也,名也利也,得也失也,拿也放也,人也民也,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的思也、欲也。在人们日益衣食无忧之后,人们更需要的是对平安、幸福、和谐、涵养、健康、意志、崇高、理想、信仰等等生存知识、生存价值、生存智慧、生存科学的理解和把握。
然而,在人类历史上,通识文化的精品实在是寥若晨星。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是相当可贵的通识文化瑰宝。而浩如烟海的通识文化垃圾,却无时不在腐蚀着人们的灵魂。一句“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就可能把生龙活虎的孩子变得死气沉沉。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就能拉起一个黑势力团伙。一句“宁让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就可能让一个英才变成魔鬼。一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可以训练出一批奴才。
大量的社会问题,需要崭新的通识文化去承担人性教化的责任,否则,别的不说,仅仅从人体健康的威胁来看,人性的倾斜会酿成百分之七十五的人体疾病,而物质的丰富又会积淀超高压另外百分之二十五的疾病,人体的健康基因都难免遭遇退化。可见,通识文化的建树是多么的重要而急迫。而人类又一直在生理要素的层面上去关注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不知在人性要素的层面上为人类精神健康导航,这使人类的健康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也处于相当低俗的层面之上。
为此,本人经过三十年被动的经历和感受,三十年主动的磨砺和思考,初步发现了人性的六水(600个自我要素)、三山(300个导向要素)、一分田(100个角色要素),百种天地做家园(100个养育人性的天地要素),并从中找出精神生命运动的三大规律:生化规律、演绎规律、导向规律;四大特性:组合三元性、波粒二象性、主体导向性、欲动无限性;五大效应:生制效应、克化效应、顺势效应、裂变效应、放大效应。在此基础上,陆续写出通识文化的基础科学——“体验文化橱窗.通识文化系列丛书”九卷书稿:
《天地人生》(如何合理使用养育人性的百种天地要素)、《角色人生》(如何在成功进入角色和成功转换角色中,科学开发与科学整合人性要素)、《财富人生》(人性的觉醒与倾斜,开辟出通向财富的十三条正道、窄道、歪道、邪道)、《议价人生》(如何使常人的生命力,活出自己的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人生价值)、《公务人生》(公务人员的责任、价值、素质、功能、使命及自治自律规范)、《幸福人生》(幸福的内涵与真谛,人人可达的通往幸福之路)、《男女人生》(让男人女人在历史的异化中还原本我,以减少人类的自生灾难)、《夕阳人生》(让老人进入人生的黄金期)、《品味人生》(知识多埋在实践中,正好全藏在滋味里,敬酒罚酒尽在品尝之中),试图以此把人类通识文化的基础科学的雏型建构起来,从而让人类社会从以“治服”为主的坎坷小路,走上以“理顺”为本的坦途。
研究的结果发现,对人性生成规律的认识解析过程,即是对人类德商的剖析和运算过程。智商是人类的行为追求,情商是人类的行为手段,德商是人类的行为基础。德商是一个人的总能量磁力场,智商是一个人的分能量磁力场,而情商仅仅是一个人在德商、智商不足时的人际维系场,而这种维系场还常常处于一种真真假假的作秀状态。
那么,为什么在无人不重视道德的人类文明社会中,总会听到人们经久不息地大谈智商、情商,乃至财商、性商、体商,而少有人对德商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进行问津呢?是不屑,是不值,是无能,是心虚?可见,人类文明尚存在着多么“崇高”的残缺!
关于“情商”的误区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出:一直为人们风靡不息的“情商”,它并不是在研究人类的感情商值,而仅仅是为达到人生某种目的所需要进行情绪控制的一种能力商值,而仅仅是对智商和德商的一种补充。情绪和感情的差异,就像心态和心理的差异一样,重方法、重手段的西方文化突出了情绪和心态的重要性,这对于实现人生的某项具体目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情绪永远代替不了感情,心态永远代替不了心理,就像知识永远代替不了智慧,能力永远代替不了道德一样。久而久之,它还形成一种玩弄手段进行作秀的游戏,会在人间平添出众多玩权捞钱、追名逐利、损人害己的闹剧来。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成为“高傲者”进行军事入侵和经济入侵的帮凶——即文化入侵。历来的军事入侵,必然伴随着经济入侵和文化入侵,否则,军事入侵就失去了意义。是愈来愈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在养育着千头万面的文化经济。对文化消费市场的清理、整肃、提高的任务,也已迫在眉睫。
由此说来,人生必须坚持四读:读书得知识,读事得技能,读人得财富,读己得智慧。君不见,几千年前便楔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伟大命题:“认识你自己”,何尝不时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安于被别人读,安于被别人洗脑,安于接受诱导的人,除了能学会一点作秀的本事之外,是不会获得真正的智慧的!
世上的路千万条,人生的路只有四条:高速公路在心上,柏油马路在手上,羊肠小路在脚上,悬崖峭壁在晚上。有智慧的人走心上的路,有技能的人走手上的路,勤劳的人走脚上的路,坑蒙拐骗的人走晚上的路。能有更多的人在“读己”上下功夫,从而走上心灵的高速公路,此乃人类之幸,也是我毕生的夙愿!
让追求高薪、高官、高享受、高人一等的成功学的倡导者们陷入深深的反思吧!我们追求的将是高德、高智、高能、高枕无忧!
真正成功的人,是能在任何特定时空情景中,既能成功进入角色,又能成功转换角色的人,而不是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癖地进行自我展示的人。真正能使人们获得幸福享受的,并不源于个人的所谓成功,而是源于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为此,我想对与此相关的九个问题做以下简要阐述:认识一个使命:文化创新;面对一种现象:心语沸腾;正视一个现实:日趋多元;理清一个思路:生命规律;建设一种文化:通识文化;克服一种倾向:自我中心;培养一种智慧:善待得失;认清一种途径:唤醒良知;实现一个愿望:走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