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伟华 企业转型战略研究专家
最近媒体疯传冬天来了的消息。一时间,传统产业和新产业一样,同时感到了压力。怎么过冬。过冬论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秦孝公变法,准备期正好是冬季,但他利用冬季却做足了准备。在冬天过去之后,便开始全面推动秦国的变法。就这个案例而言,冬季是什么,是聚合力量的最佳时机。若用兵法来说,毛主席的战略兵法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就是攻守协同策略。攻是为了守,但在守的时候呢?一定要主动寻找机会,主动歼敌。
互联网的冬天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无知。假如,明天的美国真的不行了,那么意味着你的企业是不是就一定会死掉呢?
互联网来到中国,毕竟十分短暂。当然,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来自海外的资金功不可没。没有外援的资金来助,也就等于互联网没有了粮草和血液一样。拿什么玩?我想,过冬论的论调有二个,一个是美国不行了,中国经济就一定不行了;第二个是没有来自海外金融资本的支持,中国的互联网就一定不行了。对于,这两个论调,其实呢?关键要看你的判断是不是也同他们的一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若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过冬论将彻底的打压这帮人的热情和激情。也将让他们丧失斗志。越是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往往彰显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所以,过冬论或许就是一个阴谋。
假若冬天在明天真的来临,你的企业将走向何方?
美国经济继续低迷和下滑,华尔街系百年来构筑的欺诈式金融彻底崩溃,这时候,我们的企业策略是不是需要调整呢?追求资本,上市这不是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唯一特性。往往追求上市,结果企业付出的代价其实是很大。因为它需要更多的资本和成本来维护企业在股市的表现,这对于过冬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互联网的潜能有没有真的被激发?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在不同的方向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当总体而言,互联网在中国的趋势越来越清晰的表明它将与我国的传统行业进行了初步的融合,这必将促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经济的大力发展。这方面的商机很多。
B TO C,B TO B,C TO C三个模式中,其中在过冬来临的时候,B TO B会遭遇到来自冬天的打击。但B TO C,C TO C遭受冬天的打击比较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产品销售的对象是面对终端,互联网在这个模式是减少了产品的流通环节。相反,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他的流通成本反而减少了。
中国经济,大有可为。互联网要全面参与现代中国的产业制造、产业创新、产业竞争,要积极主动的帮助企业创新产品营销模式,积极帮助企业拓展除美国之外的更广泛的市场。相信,在拓展领域,互联网快速的传播特性将发挥无比的优势。
对于过冬论不必理会。企业应当要有自己明确的战略方向,选准切入点,在冬天积蓄力量,整合资源,培养精英。我想,当守势成为攻势的时候,过冬论反而帮助了你成就了大业。
因此,建议企业家们多学习谋略。认真学习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千古不变的商业哲学和战争兵法。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商业上的环境很像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才是有成就霸业的英雄一展身手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