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增与东方文明的复兴


  沈善增与东方文明的复兴

  作者:何奇阳

  沈善增无疑是这个时代不得不注意的一个人物。在这个东方崛起的时代,沈善增有成为东方文明的“大熊猫”趋势,他的书和人将被有心人阅读。

  沈善增这些年一直都在以他的心力来读经典,他的〈〈还吾庄子〉〉〉《还吾老子》《心经摸象》《孔子原来这么说》等,视野的“新”观点引起人们的瞠目结舌。

  沈善增是一个睿智人,许多与他见面的人都有同感。他通达人生,用现代人的心与古圣贤会话。从老子而佛教经典,从社会经济而日常生活现象,从文化学而社会发展走向,举凡东方文明的林林总总,都在他的研究视野之中。

  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了,创造这些灿烂文明的民族都灭亡了。华夏文明却在几千年里抵挡住了多次灾难、侵略、奴役,顽强地生存下来,华夏子孙一直繁衍至今。这是为什么?只要认真阅读沈善增,你就豁然开窍。

  当然,沈善增的意义并不仅仅至于此,尽管他的书不可否认地具有普世的性质。但倘若把沈善增对华夏文明的意义仅仅放在这种层面上来看,实在是太对不起他了。

  沈善增的书,我读下来,感悟到他的文字是对某种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升华。人们很容易从他的书中得到点启发,也会从他的书中增长智慧。我认为他只是个载体,是东方文明体现者。

  沈善增不是皓首穷经的老学究,只知道啃故纸里耗费心血;更不是那种现代学术史上曾经有过的言必称希腊的学者,也不是今天那种论必称后现代的人。他是当时代东方文明的领悟大作为者。

  大家都知道欧美是以技术文明为龙头发展起来,西方文化就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宗教神学三足鼎立支撑的。如果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543年出版算起,人类开始觉醒的时间只有450多年,如果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出版计算,人类第一次科技革命距今仅310多年,而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距今仅90多年,第一台计算机1944年才问世。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的时间是如此之短。

  西方文化已经在19世纪20世纪盛行于世,今天业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瓶颈问题,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

  现代性深入、全球化推进和意识形态调整等使社会对文化产生了新的自觉和需要,人们想找到东方文明的真谛,应该去阅读沈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