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吕正操将军的“我迷信老百姓”


        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静谧的院落里,吕正操将军穿着一件鲜亮的红毛衣,在宽大明亮的书房里,一边翻看着刚刚出版的回忆录,一边跟前来祝贺自己103岁生日的孩子们聊着自己的往事。(5月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让我感动的是吕正操将军回忆与张学良的一段往事。1936年西安事变分手时,张学良35岁,吕正操31岁,说好三天后再见,谁知这一别竟然就是54年。1991年他们在美国重逢,双双都已是耄耋老人了。一见面,张学良就拉着吕正操的手说:“必之(吕正操的字)呀,我现在迷信了。”张学良晚年信奉基督教早有传闻,可在吕正操的心中,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当年的少帅会真正相信上帝。他回了一句说:“我也迷信了。”张学良纳闷:“你迷信什么?”吕正操说:“我迷信老百姓。”张学良一听就明白了,抗日战争时的吕正操是“冀中名将”,地道战、地雷战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张学良说:“我知道,你有个外号叫地老鼠。”吕正操说:“那不是我的功劳,是冀中老百姓的创造。”

    我感到吕正操的一句“我迷信老百姓”道出了共产党人信仰、情感的最高追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都有一大批党员干部“迷信老百姓”,为百姓的利益而忘我奋斗。正是无数优秀党员干部积极作为,永葆公仆本色,使我们党牢固建立起了同老百姓的血肉联系。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老百姓始终相信党、依靠党、坚定地跟党走,这也正是我们党始终根植老百姓深厚沃土之中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时下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忘记了“我迷信老百姓”这个光荣传统,他们脱离百姓,高高在上,常常以“老板”、“老大”自居,甚至在百姓面前摆架子、耍威风,丢掉了公仆本色。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是“我迷信老百姓”,而是惟我独大,惟我独尊,老百姓只不过是他使权用势的对象而已。他们嘴上讲群众,心中无群众;台上讲全心全意为人民,背后一心为自己……如此发展下去,这是极其危险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一条根本的、共同的原因,就是这些党脱离群众、失掉民心。   

    所以,我认为,吕正操的“我迷信老百姓”是一面明镜,用它来映照时下的党员干部队伍,既可以看到光彩照人者,亦可以瞧见黯然失色者。有道是:民心不可侮,民意不可违。从吕正操的“我迷信老百姓”这面镜子,我们都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处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必须把“我迷信老百姓”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只有“我迷信老百姓”,才能将党的宗旨具体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才会从切身的感受中,更加热爱党,坚定跟党走。

    新闻链接:百岁上将吕正操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