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温总理总是亲临一线而感动


我们为温总理总是亲临一线而感动

李华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6日继续在绵阳考察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看望部分转移安置群众和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作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水利专家,要求按照安全、科学、快速的原则,采取果断措施,尽快解除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胁。 

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过程中,武警水电部队数百名官兵抢挖导流明渠,为工程排险作出了重要贡献。上午8时许,温家宝首先来到武警水电部队营地看望官兵,向他们表示感谢。他说,现在群众头上这“盆”水还没有彻底除掉,危险随时存在。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战斗,直到处理完所有的堰塞湖,消除安全隐患,才算完成任务。他鼓励武警官兵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新华社四川绵阳6月6日电 )

相对于地震的灾难,对于唐家山堰塞湖的危急,其为怀程度也是同样是不可掉以轻心的,温总理在危机时刻,心里牵挂着唐家山堰塞湖的安危,更是对部分转移到群众十分牵挂,他同样也牵挂部队官兵和那些水利专家。现在的堰塞湖的情况依旧处于危险的情况之中。但愿总理的到来能够使得上游的雨水再减少一些,

面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胁,为了确保群众安全,四川绵阳设置了274个安置点,转移安置了20多万群众。温家宝先后来到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美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鹤林山庄等3个安置点,看望转移群众。看到这些安置点内帐篷林立,警务室、医务室、老年人休息区、饮食点等一应俱全,生活秩序井然,群众情绪稳定,温家宝十分高兴。他对围拢来的群众说,为了确保安全,让大家转移出来,你们辛苦了。现在唐家山堰塞湖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危险很大。政府正在组织力量,抓紧时间排险。他对随行的干部说,要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同时做好思想工作。他叮嘱老人和小孩,天气热,要注意防暑。 

面对唐家山的堰塞湖的危险,我们能做到都已经做了,科学规律,意义我们的这些措施是否能够缓解化解危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只能焦急的等待,现在我们采取的主动的措施,应该是积极回应当下的危机,而需要为此做出定断的,需要真正不为子的名声所累的人物,是真正要忘却自己的功名利禄的人,而这样的责任,现在紧系在总理身上,这要的压力有多么巨大可想而知。

温家宝强调,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快。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时间拖得越久,湖水增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不安全因素就越多,新的险情就越有可能发生,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受影响就越大。

我们身在后方看到堰塞湖的危急情况,可以想象前方的险情不断发生的危急关头,救灾这样的危机时刻,总理亲临一线,众人或许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但是总理的心却是时刻都提着的。

唐家山堰塞湖的除险工作,时不我待。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果断决策。这样的一种现实,似乎又大有当年抗洪救灾时面对荆江泄洪洞危机时刻,而当年的那一决断,我们的总理所顶着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现在轻松。现在似乎又在考验我们的总理,又在考验我们的饱经地震灾害的灾区群众。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当中国的总理的确不易,而温总理也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兑现自己的人生信念。温总理用总是出现在危机的第一线来诠释自己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话被人们传颂并且让人们耳熟能详。不仅是一个荡气回肠的诗句,而是一片赤子之心的真实写照。

  唐家山堰塞湖成为当下世界关注的焦点,根据气象预报,唐家山堰塞湖7日下午阴天,坝前流域未来几天多云、晴热、少雨,估计在16日前无强降雨,对继续采取工程抢险措施有利。 

  我们为此祈福,我们心底默默的祝愿,唐家山堰塞湖能够转危为安。宁可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些,因而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确保万无一失。温总理想得很细致。我们期望能够出现奇迹。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