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理论成为部分专栏专家的口香糖


   从一段时间的网页浏览来看,我发觉不少专栏作家喜欢把形形色色的理论作为粉饰学术工作的口香糖,不少人动辄擎出鸟瞰东西方文化的理论,不管大众能够理解或接受,兀自嚼得津津有味。但从更加细微的个人生活来看,经验的价值或许更不容忽视。专栏作家不妨更多地结合自身生活的感悟去阐发观点。矫枉必过正,因此,我想在这里把实践经验的价值强调凸现一下。毛泽东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挥的”。无独有偶,西方政治家西德尼也认为:“凡是没有实际经验,都是口头智慧。”因此,从个人生活质量的点滴改善来看,我认为实践经验比理论知识重要。
 从辩证唯物主义来看,理论知识是从实践经验开始的,实践经验是基础,没有实践经验就不会有理论知识。彩虹喜欢炫耀自己的光华,但是,离开了太阳它又会能怎样呢?缺少了实践经验的依托、理论知识要从何谈起呢?任何理论知识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需要从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实践经验抓起。没有实践经验,就打不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本功;基本功不过硬就难以催生理论知识的产生。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经验助解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不接受就不能发挥作用;理论需要经过实践经验的证实,才能证明其是正确的,就如党重视群众一样,要让“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理论政策的一项重要依据。在强调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没有经历过冬的严寒又要如何体验春的娇艳与美丽呢?
    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经验在更多的人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其它的理论知识就更不用说了,而经验却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写作中才会写作,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造纸蔡伦、制版毕昇,华佗悬壶、时珍回春;韩柳句畅、苏辛词宏,红楼泣血、西厢衔情,哪一个不是经验的厚积薄发?中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离不开经验的科学总结,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至关重要。
    从现实生活来看,人生之旅时时与经验相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先辈成功经验的启迪下和父母掏心掏肺的殷殷叮咛中成长起来的。实用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学到。尼采说过:“对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险。” 过去曾是真理的东西今天成了谬误,今天成为谬误的东西昨天曾是真理,像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真理和谬误也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莎士比亚在肯定实践经验的重要作用时就说:“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 而一次痛苦的经验抵得上千百次的告诫。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干实际工作而不是搞理论研究。因此,对大家来说,理论知识是说给别人听的,时间经验则是自己享用的,显然实践经验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既可保持人的生活体验,体现人的生存意义,拓展人的知识面,又对人的身心完善、人格发展、品质塑造以及知识创新也都有着巨大作用。  
    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生活中不少朋友总是习惯于试图用轻飘飘的一句“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就把经验的价值统统算到理论知识身上,达到“狐假虎威”的目的。而福特说,经验是人家抢不去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下面我尝试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阐述实践经验的重大作用。
    一、以史为鉴,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要想知道将来发生什么事情的人必须回溯过去。(福 莱)谁接受纯粹的经验并且按照它去行动,谁就有足够的真理。(歌 德)经验收的学费奇高,但教授法无人能及。(汤玛斯·卡莱尔)经验永远不会对你做错误的引导;把你引导错的只是你自己的判断,而你的判断之所以对你发生误导的作用,乃是由于它根据那种并非借着实验而产生的经验来预料的结果。(意大利画家 达芬奇)美国著名法学家霍姆斯有句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意思是说立法、司法并不能等同或居限于逻辑推理,经验才是决定法律发展的根本力量。
    二、实际工作中,有经验的人做事效率高、成功率也好。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就是善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及时总结经验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在一个级别上,特别低的和特别高的不多。但是,经验却差别很大,有不同的经验就有了不同的技能。波兰国王 斯坦尼劳斯一世:“青年而有老年之经验,老年而有青年之朝气,就能使人生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老马识途、头雁领航凭的是都经验,律师、医生、经理等工作完成的好坏也取决于经验,实践中的一切分明告诉我们一句话:实践经验更重要。
    三、展望未来,实践经验的指导作用显而易见。生活是由一系列的经验组成。每一个经验都会使我们变得成熟一些,虽则有时我们很难体会到这一点。(福 特)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经验。(司各特)经验是永久的生活老师。(歌 德)经验是真知与灼见之母,因而它的一切举止都是明智而又坚定的。(欧 文)理智是经验阅历的成果,它潜在人身内部,如同火藏在石块内部,两块石头相撞,就迸出火花,人的经验越多,理智就越多。(伊本·穆加发)叶剑英元帅常说的两句话是:“不怕不做事前诸葛亮,就怕不做事后诸葛亮”。我们平常人根本不可能在事先对一切都料事如神,我们不怕做不成事前诸葛亮,就怕事后也不做诸葛亮,即不去总结经验教训。那样,我们就会重犯错误,屡犯错误,得不到进步。 美国政治家享利.则直接了当的说:“我只拿一盏灯来指引我的脚步,而那盏灯就是经验,对于未来,我只是能以过去来判断。”
    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知识只能代表别人的思想在你的头脑的跑马场中跑了多久,经验才是你的真正价值。英国思想家迪斯雷利说:“贤者的睿智与年岁的经验,将因引用而万古长青!”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经验比啥都重要!”因此,我认为我们的专栏作家搞研究、发言论,应当尽量避开俗之专家的五个误区:一是“旧时王谢堂前燕,桃花依旧笑春风”,表现为材料陈旧,老生常谈,形成文化垃圾,应该用新的材料和观点来进行研究;二是“未闻经济策,如入五里雾”,文章不能废话连篇,要有真知灼见才好;三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似曾相识燕归来”,文章东抄西凑,复制剪贴,连篇累牍,却无我之言;四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梦里不知身是客”,没有考察,没有深入实地,只是从资料到资料的描述,意义不大;五是“春风不度玉关,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研究前贤成果,只想立地成佛口吐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