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购分众户外数字广告业务的“壁垒”效应


 

 

 

关于新浪收购分众户外数字广告业务,我只想说一个词,就是“壁垒”。

Charles Cao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说举的一个例子,这个壁垒就是“用多种渠道不限时间和地点地为用户提供内容,不管用户是在家里上网,还是在室外”。

我不觉得门户网站试图成为媒体广告公司是错误的。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适合成为网络游戏公司或Web2.0公司——如果它看上去像一家网络广告公司,广告也撑起了整个公司的业绩的话,那么它最好就成为一家彻彻底底的广告公司。

对于一家不折不扣的广告公司来说,这宗收购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诱人的——如果不考虑未来的整合问题的话。尽管在电话会议上Charles Cao说目前暂时不考虑销售团队整合的问题,但我觉得这种局面无法长久维持下去,迟早有一天要变成一个团队。要不然对那些瞄准了高端人群的广告主来说,“不限时间和地点为用户提供内容”就成了一句空话。

这便是新浪收购分众户外数字业务建立起的壁垒——中国最好的户外数字媒体资源被新浪占有了,而这是绝对稀缺的资源。无论新浪与分众日后的整合是否顺利、价值能不能释放到极致,只要有一点——对稀缺资源的控制,都能让它的竞争对手——搜狐、网易和腾讯的广告价值相应地缩水了。

搜狐和网易的非广告收入比例都大于广告收入,但两者相差不大;而腾讯一直也在拼命整合各种资源服务于网络广告的增长。如果它们不甘示弱想模仿新浪的模式放大广告价值的话,可选择的资源就十分有限了。楼宇数字媒体广告的价值毕竟大于公交、出租车和医院等数字媒体的广告价值。对同样靠高端人群和高端广告自我标榜的搜狐、网易和腾讯,整合这类户外媒体资源,看上去就没新浪收购分众那么划算——除非它们谁能收购航美传媒的业务,把机场给占领了,这倒是个不错的资源。

说到底,新浪收购分众户外数字广告业务,就是一家彻头彻尾的媒体广告公司对稀缺资源的全面控制,这就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