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QDII发展趋势(杨老金邹照洪)


中国QDII发展趋势

新金融网www.cnfinancer.com 杨老金  邹照洪

QDII制度的推出意味着政府进一步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严格控制,同时也是政府令外汇机制更加灵活化的步骤之一。作为与QFII对应的一项开放政策,QDII提供了一个国内资金对外投资的机会,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政策上会逐渐放开。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希望有更多的银行参与到QDII业务中,也希望那些取得QDII资格的商业银行把握市场机遇,充分利用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开发出更多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银监会将在督促银行机构做好产品的科学设计和定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信息披露的同时,鼓励银行机构加强与监管机构及香港银行业界的业务交流,进一步完善QDII有关监管政策,优化竞争环境,加强与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审慎、稳健地推动QDII业务发展。”[1]

预计未来QDII的发展将表现在:

(一)投资渠道进一步扩展

QDII必须要扩大到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信托凭证、商品基金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才有望获得高收益率。QDII也不能只盯住美国的货币市场,毕竟人民币只是相对美元在不断升值,但相对其他货币并不一定,因此无论哪个国家有高收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都可以进行投资和合理配置。

鉴于以上的情况中国监管机构会逐步扩大具有QDII资格的银行投资海外的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以提高这些银行的投资回报率。银监会也表示,对于QDII业务始终持积极推进的态度,会审慎稳健地推动QDII业务发展。[2]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部主任孙建勇在一次衍生金融产品论坛上表示,监管机构鼓励保险公司实现境外股票投资多元化,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等市场,而不要仅仅停留在香港股市。他表示,此类境外投资活动今年可能会变成现实。

在过去的两年间,国内保险公司一直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香港IPO活动的主要投资者。根据现行QDII制度,保险公司也可将人民币兑换为外币,用来投资境外债券和货币市场。孙建勇表示,中国将继续提高外汇交易的灵活性,允许保险公司经理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在具体投资组合调整上无需经过监管机构批准。孙建勇同时称,政府正在研究允许保险公司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可行性,但他没有给出推出这类举措的时间表。

(二)QDII投资购汇额度会有所增加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投资购汇额度可以循环使用,累计购汇与累计结汇之间的差额(收益部分除外)不得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的购汇额度。

《规程》指出,境内机构不得以债务性外汇资金购买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境内居民个人以自有外汇资金购买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不得直接使用外币现钞,只能使用本人存放于境内银行的外币现钞存款和现汇存款。赎回款和分红款由境内托管账户或经商业银行账户划转至原外汇存款账户或指定账户,不得直接提取现钞或结汇。境内机构以自有外汇资金购买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赎回款或分红款由境内托管账户或经商业银行账户划回境内机构的原外汇账户。可以预计在监管层的推进下,QDII的购汇额度将不断增加。

(三)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加强

QDII涉及国际金融市场,其复杂性和风险性都比国内资本市场要高得多。实施QDII迫切需要那些具有境外资本市场操作经验、熟悉境外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律有深入把握、具有良好投资意识、能协调好风险与回报关系、具备与境外市场中的投资者沟通能力的国际型投资人才。这类人才的多少对各类金融机构的代客外汇理财的专业能力、机构境外投资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收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面临的外来冲击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QFII和QDII的“请进来”和“走出去”都迫切地需要一大批精通国际金融投资业务的人才。但是我国金融投资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这类精通国际业务的专门人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银监会培训部主任、国际部副主任罗平也认为,QDII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还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积极培养具有境外资本市场操作经验、熟悉境外资本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具有与境外市场中投资者沟通能力的国际型金融投资人才。

目前,能迅速解决QDII迅速发展与人才不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加强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引进境外机构组建中外合资投资公司等方式,引进国外成熟的投资经营理念、良好的运行机制以及国外投资机构先进的投资管理经验和投资技术,使中国投资机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国际投资的运作模式,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水平,利用国外投资机构的业务渠道,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境内投资机构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近日在香港指出,监管部门将密切关注境内投资机构和境外机构的业务合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和完善QDII规则,推动QDII在更大范围展开。

新金融网www.cnfinancer.com杨老金、邹照洪版权所有。所有媒体及网站转载、报刊发表须取得新金融网杨老金、邹照洪的许可[email protected],(86-10)62273081联系。

 

[1]唐双宁,《人民币升值不影响QDII长远发展》,《中国证券报》,2006年12月09日

[2] 王春霞,《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希望更多银行开展QDII》,《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2月14日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