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QDII制度定位(杨老金邹照洪)


中国QDII制度定位

新金融网www.cnfinancer.com 杨老金  邹照洪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开放对我国是必然且迫切的选择。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幅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截止到2007年3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2020亿美元,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和供给压力。如何为这些“资金”寻找合适的出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央行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解决这一问题。QDII制度的推行成为一种有效选择。

导入QDII制度,人民币的海外交易将有三大促进作用。第一,对中国而言,可以为每年外逃几百亿、总数达数千亿美元的人民币回流提供便利,形成投资资金,同时也为打击人民币的国际洗钱活动准备条件;第二,对东亚各国而言,提升了东亚经济整体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为人民币成为亚洲的结算货币开了先河;第三,从全球的角度而言,人民币的海外交易是为国家资本项目的放开以及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作了铺垫。

QDII制度是一种过渡性制度。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QDII本身也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调整的依据主要是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和开放程度、外汇储备情况、海外市场发展情况、QDII制度运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等,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条件逐步放宽,即对投资主体的资格要求趋于宽松,投资额度趋于增大,外汇的汇入汇出趋于自由,对投资对象和投资比例的限制也趋于减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我国资本项目下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时,QDII制度就可以完全废除,使证券市场实现完全的对外开放。

新金融网www.cnfinancer.com杨老金、邹照洪版权所有。所有媒体及网站转载、报刊发表须取得新金融网杨老金、邹照洪的许可[email protected],(86-10)62273081联系。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