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当老大
《汽车观察》杂志7月刊
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在急剧变动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东西都在变。这不,汽车行业老大的位置又被争来抢去了。
本来行业老大一直是一汽集团,是汽车工业的长子,但2006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上汽全年销售量以6万辆的优势超过了一汽,成为新的年度老大。进入2007年,上汽在一季度一直保持着老大的位置,而且优势仍在6万辆左右,可是好景不长,4月份一汽以不足千辆的微弱优势重新夺回了老大的宝座,并且在5月份巩固了这一胜利果实。
行业老大的名分虽然对一汽和上汽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其象征意义却不容忽视,尤其在差距很小的时候,彼此暗下决心一争高低是肯定的。于是不少行业人士和媒体也开始热衷于分析预测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坐稳老大的宝座。
分析有宏观层面的,比如认为上汽国际化走得比一汽好,资金实力比一汽强,在轿车方面优势明显,超过一汽是迟早的事;也有中观层面的,比如认为南北大众不分上下,但丰田在全球超过通用的事实必将在国内上演,而且上海通用的排名后退和一汽丰田的稳步上升已经露出端倪,况且一汽在商用车方面不知比上汽强多少,所以一汽不会轻易被上汽超越;甚至有微观层面的分析认为,迈腾对领驭,奔腾对荣威,科罗拉对明锐,都是针尖对麦芒,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笔者认为,上汽与一汽的老大之争,不可能赢在既有产品的拼销量上,而是赢在对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上,赢在对国内汽车产业重组的贡献度上。试想想,当初一汽重组天津汽车是何等大手笔,单是天汽的夏利就为一汽贡献了近20万辆的销量;而今天的上汽携依维柯重组红岩重汽也是可圈可点,不仅补上了上汽在商用车上的短板,而且在重卡业务上直接进入第二阵营。另外,业界盛传的上汽和南汽的合作、菲亚特对上汽的心仪都隐含着更大的变数,而这方面,一汽的想象空间似乎不如上汽多。
记得力帆老总尹明善曾对笔者说过,力帆欢迎一汽去收编。力帆尚且有此想法,那些步履维艰的轿车、SUV、卡车、客车的新进入者们肯定也有不少会有此想法。如果一汽和上汽在这方面能多有建树,不仅会迅速构建起行业老大的优势,而且可以整肃行业秩序,促进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这既是成为老大的捷径,也是作为老大的责任。
愿一汽和上汽在老大的争夺战中都变得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