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1年,大部分的瑞典人享受到了减少税收的好处,所得税平均减少了10%到20%,瑞典的经济改革政策得到了政治力量的支持,或者说为了振兴瑞典的经济,各种政治力量推动了瑞典的经济改革。社会民主党人执政的时期是如此,在后来的中间偏右政党的执政时期也是如此。政府对主要的产品和服务减少了控制,通讯,电力,道路运输,铁路,出租车行业等,政府更多地引进了市场机制的管理手段。
打破垄断和经营许可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推动私有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这一时期瑞典的经济效率。但是“人性服务”的理念仍然是必须的,用税收的手段来维持社会福利计划是考虑到了儿童,老人的需要,是考虑到了教育,其它公共开支的需要。
90年代的改革给瑞典带来了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人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改革取得了成效,瑞典的增长率在90年代的中期开始上升,从1970年以来,瑞典与发达国家人均GDP的差距有三分之一左右,现在这种差距已经消除了。即便如此,瑞典仍然是一个以高福利为特色的国家,从最近几年来看,在达到工作年龄的人口中,大约有23%的瑞典人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各种不同的福利项目,比如,残疾人得到了政府暂时的或是永久的福利帮助。
去年秋天,经过选举产生的中间偏右的政党做出了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的承诺,新的政府公布了对国有公司进行私有化的方案。政府致力于改善小企业的条件,增加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自由选择权。以前的社会民主党的政府已经废止了继承税,现在的政府则废除了财产税,政府还小幅度地降低了工资税,小幅度地降低了普遍性的福利水平。按照
按照
虽然今天的瑞典在探索“第三种瑞典模式”,引进更多的自由市场的经济成分,但是,瑞典还是一个对福利国家的概念有强烈向往的国家,所有的政治团体都同意某种程度的国家福利计划,支持以税收为基础来建立支持这种福利体系的财政体制。同时,更多地应用社会保险的体系,商业的保险项目也能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虽然瑞典的国家福利制度的作用在下降,但是,
在瑞典,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政府应当承但更多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就是这些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瑞典的环境保护的政策更多强调市场的手段,比如,排放污染物的价格是多少,企业减少排放量也就降低了成本,而不是简单地用数量控制的方法。
瑞典有平等主义的文化传统,而自由主义经济的思潮显然与这种传统相违背,是保持传统的文化特色,还是在自由市场的经济道路上走得更远?这就要看瑞典如何实践“瑞典模式”了,目前的趋势是不是一个长久的趋向,还不能判断,按照斯德哥尔摩大学的
从“瑞典模式”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手段,不能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福利问题,完全依靠福利经济的措施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效率,发展动力问题。于是新的瑞典模式就在寻找一种平衡的机制,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产品和服务的充分供应的问题;用政府调节的措施来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相对平等的社会福利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瑞典非常相似,只不过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我们遇到的经济和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更加尖锐,需要在解决中发展,在发展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