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产新政,最近又要出台呼应「国六条」的配套措施,据中国《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悉,一份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档,已经由建设部、商务部等六部委会签完毕。上述文挡一旦经国务院通过实施,将只有境外机构在华的分支和在境内工作、学习超过一年的个人,具备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的资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购买将必须采取实名制。
四年前中国取消售房内销、外销之别后,投资中国境内房地产已无政策障碍。中国也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87个成员中少数几个对房地产投资无限制的国家。而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渐趋升温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外资在境内购房的热情大为高涨,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个人资金,而且以海归人士和港台投资者为主。此外,一些外资房产基金也开始在国内大举收购写字楼等商业地产,用于长期投资。因此有人士指责境内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也有境外「假外资」的鬼魅身影。
之前,中国房地产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外资进入被视为招商引资,而现在房价高得已经引发民怨,相关金融指数也显示其行业风险日益加大,而且当局出于政治需要也不许其任其发展,所以最近2月连续出台诸多配套措施彰显高层调控决心。此次六部委会签已毕的一揽子档,其主旨在于遏止境外热钱。以免大量不明资金长驱直入,在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房地产上扮演「大房东」角色。对此,北京房地产研究专家董藩表示,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可以预防未来房地产泡沫膨胀,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并可降低由于外资大规模突然进入、成为中国最大「房东」所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
不过,来自金融业的专家易宪容则表示,限制政策一旦推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受到一定冲击,房价可能有所下降。行业分析人士也预期市场受到冲击在所难免,特别是对高级房地产项目的影响会更大。
新闻连接:http://news.163.com/06/0717/02/2M6UQPTB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