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
有时候很难想象丹麦这样小的一个国家,曾经在历史上对欧洲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丹麦一度和瑞典一起控制波罗的海整个地区的贸易和商业。但到20世纪上半叶,丹麦好像有点默默无闻了。而现在的丹麦,又以它绝对一流的设计在全世界著名,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手工艺品,无论是巨大的跨海大桥工程还是风力发电系统,从小小的一盏蜡烛灯台,到庞大的海轮,丹麦的设计都是无与伦比的。
丹麦工业化开始的比较晚,直到1950年代前后,丹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还是农业和手工艺,工业无足轻重,正因为如此,丹麦很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当应用,也很重视手工艺传统,他们关注外国在这些方面的长处,从美国清教徒的家具,到日本的手工艺品,丹麦人都小心翼翼地研究,并且从自己的传统中找寻可以沿用的元素,加入到现代工业产品中去。所谓后生可畏,丹麦在设计上就是这样一个“后生”。
丹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涌现出好多重要的国际设计大师,都是从传统入手达到设计顶峰的,比如阿瑟尔·萨托(Axel Satto)从东方陶瓷中找到装饰的感觉,从而设计出极为独特的丹麦陶瓷来,汉斯·华格纳(Hans Wagner)和博格·莫根森(Borge Mogensen)设计的家具,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手工艺传统的特点,细腻而舒适,都是丹麦设计的精品。
丹麦的现代设计开始于18世纪,规模很小的工业化造就了另类的设计过程,丹麦因为工业规模小,因此设计和制造往往都是那么几个人,生产的过程有很强烈的手工业色彩。最早使设计与制造分开的产业是陶瓷,1775年,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工厂中设立了设计部门,从此,设计变成一个专门的职业。在皇家陶瓷厂工作的设计师是艺术家,他们服务的对象是皇室和贵族阶级,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这个时期的设计也遵循了欧洲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别受法国和德国影响最大。
当时德国和法国的设计风格,基本是受建筑风格控制的,陶瓷和其他用品,比如家具设计,都受建筑风格左右。丹麦离德国不远,因此自然受到这种古典风格建筑的影响。即便在这样的早期,丹麦也有人比较明智地提出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模仿建筑,风格应该与功能相关。古斯塔夫·佛列德里克·赫什(Gustav Fredrich Hetsche)指出:无论是什么设计,首先要符合两个要求,一个是实用性,一个是合适性———实用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因为如果不好用,仅仅眼睛觉得好看,精神觉得好看,这个设计其实也不是好的。
1860年代,丹麦境内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被浪漫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是吸取各种参考的折衷风格,其中来自东方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来源。丹麦设计师阿诺德·克罗格(Arnold Krog)从日本陶瓷中找到许多很浪漫的元素,融入了自己的陶瓷设计,创造出一系列非常精彩的新陶瓷来,在世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另外一个丹麦设计师乔治·詹森(Georg Jensen)也走了同样的创作道路,他把东方装饰动机应用到金银首饰设计上,同时特别受到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影响,设计出好多杰出的首饰来。丰富的手工艺传统,使丹麦人在处理手工艺遗产的时候具有其他国家设计师少有的敏感性。
丹麦设计重视人性和人的实用,上溯到古典时代,而在现代,则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人体工学在设计上的应用。1920-1930年代,丹麦人卡尔·克林特(Kaare Klint)就开始探索人体工学,当时叫“anthropometrics”,其实是早期人体工学的人体测量学部分的研究。这个研究对丹麦的设计具有很重大的影响作用。克林特对人体进行广泛的抽样测量,并且把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出版,丹麦设计师很早就注意到人的尺寸、比例在设计中的使用。克林特对丹麦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好多丹麦设计师使用克林特的研究成果作为设计的参考,设计出早期的现代家具,大部分都很适合人体尺度,很舒适。克林特自己也设计了一些椅子,不过他的设计基本都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克林特的局限在于他还是过于重视单纯的手工艺制作,忽视了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的研究,已经是现代人体工学的重要奠基石了。
有时候很难想象丹麦这样小的一个国家,曾经在历史上对欧洲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丹麦一度和瑞典一起控制波罗的海整个地区的贸易和商业。但到20世纪上半叶,丹麦好像有点默默无闻了。而现在的丹麦,又以它绝对一流的设计在全世界著名,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手工艺品,无论是巨大的跨海大桥工程还是风力发电系统,从小小的一盏蜡烛灯台,到庞大的海轮,丹麦的设计都是无与伦比的。
丹麦工业化开始的比较晚,直到1950年代前后,丹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还是农业和手工艺,工业无足轻重,正因为如此,丹麦很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当应用,也很重视手工艺传统,他们关注外国在这些方面的长处,从美国清教徒的家具,到日本的手工艺品,丹麦人都小心翼翼地研究,并且从自己的传统中找寻可以沿用的元素,加入到现代工业产品中去。所谓后生可畏,丹麦在设计上就是这样一个“后生”。
丹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涌现出好多重要的国际设计大师,都是从传统入手达到设计顶峰的,比如阿瑟尔·萨托(Axel Satto)从东方陶瓷中找到装饰的感觉,从而设计出极为独特的丹麦陶瓷来,汉斯·华格纳(Hans Wagner)和博格·莫根森(Borge Mogensen)设计的家具,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手工艺传统的特点,细腻而舒适,都是丹麦设计的精品。
丹麦的现代设计开始于18世纪,规模很小的工业化造就了另类的设计过程,丹麦因为工业规模小,因此设计和制造往往都是那么几个人,生产的过程有很强烈的手工业色彩。最早使设计与制造分开的产业是陶瓷,1775年,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工厂中设立了设计部门,从此,设计变成一个专门的职业。在皇家陶瓷厂工作的设计师是艺术家,他们服务的对象是皇室和贵族阶级,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这个时期的设计也遵循了欧洲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别受法国和德国影响最大。
当时德国和法国的设计风格,基本是受建筑风格控制的,陶瓷和其他用品,比如家具设计,都受建筑风格左右。丹麦离德国不远,因此自然受到这种古典风格建筑的影响。即便在这样的早期,丹麦也有人比较明智地提出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模仿建筑,风格应该与功能相关。古斯塔夫·佛列德里克·赫什(Gustav Fredrich Hetsche)指出:无论是什么设计,首先要符合两个要求,一个是实用性,一个是合适性———实用性是设计的首要原则,因为如果不好用,仅仅眼睛觉得好看,精神觉得好看,这个设计其实也不是好的。
1860年代,丹麦境内流行的新古典主义被浪漫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是吸取各种参考的折衷风格,其中来自东方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来源。丹麦设计师阿诺德·克罗格(Arnold Krog)从日本陶瓷中找到许多很浪漫的元素,融入了自己的陶瓷设计,创造出一系列非常精彩的新陶瓷来,在世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另外一个丹麦设计师乔治·詹森(Georg Jensen)也走了同样的创作道路,他把东方装饰动机应用到金银首饰设计上,同时特别受到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影响,设计出好多杰出的首饰来。丰富的手工艺传统,使丹麦人在处理手工艺遗产的时候具有其他国家设计师少有的敏感性。
丹麦设计重视人性和人的实用,上溯到古典时代,而在现代,则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开始研究人体工学在设计上的应用。1920-1930年代,丹麦人卡尔·克林特(Kaare Klint)就开始探索人体工学,当时叫“anthropometrics”,其实是早期人体工学的人体测量学部分的研究。这个研究对丹麦的设计具有很重大的影响作用。克林特对人体进行广泛的抽样测量,并且把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出版,丹麦设计师很早就注意到人的尺寸、比例在设计中的使用。克林特对丹麦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好多丹麦设计师使用克林特的研究成果作为设计的参考,设计出早期的现代家具,大部分都很适合人体尺度,很舒适。克林特自己也设计了一些椅子,不过他的设计基本都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克林特的局限在于他还是过于重视单纯的手工艺制作,忽视了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的研究,已经是现代人体工学的重要奠基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