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再见了北京


2005年7月,应北京庄胜崇光集团的邀请,我放下上海的顾问与课程工作,回到北京。操盘销售崇光南馆的工作。在回到北京后,。北京传媒非常关心我的动向。很多人对我的回京原因很感兴趣,我讲此次回来是为情、为义、为荣誉与为 金钱。很多人,包括庄胜集团的老板周建和都可能都不相信,我以什么为情为义等不切实际的口吻对待现实的北京房地产。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2003年非典时期,正是信达行面临种种经营危机,也是我的落难时期。作为一个陌生人的周建和先生毫不犹豫的以高薪聘用我为他集团的顾问并派我去上海分公司当总经理,轻易让我度过难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在上海一个庞大的项目无法开展。我也离开上海到成都协助一朋友操作全国第六界花博览综合项目。2005年7月,周先生打电话希望我回北京一趟,因为他认为销售庄胜崇光南馆不是一般人员能胜任的。整个策划牵涉回报、回购、高单价(均价3万多/平方米)高总价(16-18亿)还有是受时间约束(2006年7月开业)等复杂因素。如有一个环节发生错误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客观情况也不乐观,例如:宏观调控,很多其他商业相继出现问题,令买家却步。面对这些挑战,我反而兴奋起来。因为这是我再展身手的好机会,看我是否象有些人所说邓智仁过时了。我用了大约五万元前期开支,顺利吸引了数百万元的定金。然后开展广告攻势,在价格表及销控上,我使用了新的战略。顺利将商业最难卖的高层,卖出了75%;而单价已经超过3万元/平方米。整个销售战略完全按照前期预定的目标实现。庄胜崇光南馆的成功已经纳入我的课程内容,成为经典的案例。 在北京这段时期,很多传媒都问过我离开北京这两年,对北京的印象如何?我坦白说,我没有后悔离开了北京。因为这趟回来,感觉北京比过去更糟糕,更退步(相对而言),交通堵得一塌糊涂,空气更污染(我不知道这样的环境下怎样举办奥运), 开发商一样的不实实在在做项目,不学习进步,而是整天的吹牛作秀。无论在营销战略,开发能力等环节原地踏步,但他们一样发大财,这就是北京(人傻、钱多、速来).. 但是,面对庄胜崇光的销售成功,我并没有像公司其他人一样喜悦,可能我对销售成功已经麻木。在前期销售成功的良好基础下,我反而觉得已经失去挑战性。所以我向周先生请辞,愿意放弃在今年7月1日可能拿到的1200万到4000万的奖金。周先生非常惊讶我的决定,但也认清我回北京确实是为了报答他在2003年帮过我的忙。而不是纯属金钱回报的诱惑。也同时证明我自己宝刀未,浮躁的北京开发商是跟不上我的,他们才是过时。 现在我正在接受更高的挑战,也是房地产的最高境界,就是资金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结合。现在我不便向大家透露我的工作。但我希望以我个人的行为勉励追随我的员工,不要害怕失败,不要为暂时的成功骄傲,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才能使人生的道路丰满,令今生无悔。 邓智仁 于2006年2月1日旧金山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