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40天难捱的日子后,联想12.5亿美元收购IBM PC业务案终于在3月9日获批,该时间距离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原定的审查时间提前了6天。这意味着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已经通过了美国官方的审查程序,为交易的继续进行铺平了道路。
现任联想首席执行官,候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指出:“我们很高兴最终通过美国政府的全部审查,这向着我们最终完成这笔交易迈出了一大步。”比杨元庆更兴奋,评价更为激昂的是许多网民,他们甚至喊出了,“这是联想的胜利,是中国的胜利。”
抛开情绪话的标语式评价不说,顺利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查对联想和IBM来说肯定是个胜利,尽管对这一收购案而言,还一步还仅仅是个暂时的胜利。联想收购IBM PC是拉弓放箭难,回头更难。在信息科技产业技术和市场急遽变化的今天,联想与IBM PC业务整合的时间拖得越久,不确定性就越大,对联想和IBM就越不利。从联想宣布收购IBM PC业务之后,其竞争对手惠普、戴尔等的市场行动可以看出,这些PC巨头们都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尽管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IBM的PC业务究竟价值几何,涉及了多少有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尖端机密科技,IBM要远比美国政府的审查员清楚得多,连IBM自己都主动想卖的,美国政府的审查机构会故意不批准而暴露自己的智商?但审查是个过程,是个姿态,不走一下对各方面都不好交代的。在借助政治力量为国家利益服务方面,美国的做法是全世界其他国家和政府学习的对象。美国人比谁都清楚,在高科技产业的渗透方面,美国公司在全球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他们是绝对的“出超”。联想对IBM PC业务的收购对于美国人来说,不过是把一个自己不太适合干的“蓝领”制造业务卖给了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而已,如果这样的交易他们都借口国家安全不放行,那微软、英特尔、高通这类的企业岂不应该通通被中国政府赶出国门?
但不少美国人,尤其是所谓的上层人士似乎天生充满着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资产的怀疑性,美国政府做一次例行检查,一来堵了那些持“中国威胁论”的人的嘴,二来送个自己很愿意送的人情,何乐而不为?在上世纪90年代,老布什曾要求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从美国飞机零件制造商MAMCO撤资,本世纪否决中国香港和记黄浦对GlobalCrossing网络收购案。这些都早已表明,美国政府是不会在涉及真正的国家安全上放行的。
因此,从企业利益的层面上来说,提前通过审查是联想收购IBM PC案本身已经内在的性质决定的,从民族企业情感上可以理解为联想的胜利,但从国家利益的层面上而言,这种放行根本是和国家的胜利不沾边的事情。那种动不动就把一件事情顺利了就上升为“中国的胜利”,不顺利了就悲愤地作“中国的失败”状的思维是要不得的。美国政府通过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审查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资产放松了尺度,而联想真正的挑战也不是这次的审查。这只是一次各方面都没有失败的布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