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道路在新形式下的思考


今年的房地产开局很有意思,我最近也在思考了几个问题,也是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   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如何适应   最近宏观政策的出台,市场反应很多,意见不一。但是作为政府的出台的宏观政策它的效应什么时候能显现出来呢?这中间必然会有个时滞,我想不是一年半年,是需要有一大段的时间来显现出来。但就目前而言,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谁来为这些政策买单。如果换个角度探讨买单的问题,就是企业如何应对新的形式。这么多年做房产的经历,我们都意识到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的永恒主题。就整个市场的发展历程而言,未来走势还是非常清晰的,产品是越建越好,设计是越来越精细,总结下来还是差异化,产品的精细化问题,这是未来地产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必需。   同时,政府宏观政策的每次调整,都会改变行业发展的一些游戏规则,作为房地产企业是必需面对的。但市场还是有着它最根本的规律,不会因为一个政策而产生剧烈的变动。对市场经济而言,一定幅度的调整是很正常的,只有剧烈的波动才是真正的不正常。因此,对于企业来讲,或者说对于大舜天成来讲,更多的是如何完善自身的调整,如何明确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动态调整自身的同时去适应变化,市场的规律就是如此,适者生存。   看清市场的规律,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我觉得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还是在规律下进行的。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股票市场,今年已经两月份出现了最低,是什么原因呢?我翻来覆去地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流通股出不来,都是法人股。国家控制得太多,所以它的总量和整个中国经济的总量就差得太远了,占国民经济总值的30%还不到,而美国可以达到150%,其他的发达国家在100%以上,所以我们的股市反映不了真正的市场信息。但是,就像大家说的,房子涨了,车子降了,股市坏了,这些表象的背后存在着诸多原因,加在一起便传达了某种规律,一种市场的规律。   现在大家都讲经济指标,就像以前人们选车多是讲气派,讲身份。现在呢?除了气派和身份以外,还要考虑经济指标。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会算帐了,社会发展的结果,变化的结果。现在很多人都关注房价,但究竟该如何去评价呢,存在某种规律吗?思考了很久,答案是存在的。比较一下欧洲房地产市场我们就很清楚了,从2000年到2004年,欧洲股市的走势和房价的走势是相反的,而就在这个结点上,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这样一种关系。再早一点,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深圳,当其股票市场处于上涨期的时候,其房地产市场没有发展起来,而当股票下去的时候,它的房地产市场才真正发展起来,这就是所谓规律的外在表现。   只有把握住规律我们才能坚定信心的走下去,企业才有明确的未来方向。这个必需得明确,我们不可能去阻碍政府政策的施行,只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指导我们的行为。也就需要企业有明确的竞争方向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大舜天成必须进行这方面思考和对自身的调整。这种思想上的先行最终会形成我们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它会表现出来。比如说一座城市,其地产市场的容量是一百万,如果大家做两百万出来,城市的需求增长和开发量没有适应,彼此间的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赢得机会只能是你的房子做得比别人的好。精细化、差异化,市场会接受这100万品质好的。那剩下的一百万呢?就只能进入第二轮进行消化,但是如果第二轮好的房子再出来呢,那你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亏本甚至会被淘汰,这就是黄金法则。   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去年的媒体上,我说房价会涨,当时大家还不同意,今天我们仍要说。今年的市场上3000元至4000元钱的房子,是市场的主流需求,只要你的产品品质没有问题,有多少卖多少,因为人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价位。   现在市场上上涨的不只是房价,人们会关注到房子在品质上的长足进步。你可以看到,现在的房子和几年前的房子是没有可比性的,新的技术不断出来,新的材料不断被运用,房子的品质一直在上升,生活环境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因此价值当然不能和以前的房子相比了,如果盖出来的房子和以前的没有多少变化和创新,那么市场会不认可的,便宜也未必有人买单。因为社会在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在提高,你的产品必须要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支撑发展中的房价。所以,终归到一点房价是个发展中的问题。   现在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在朝着上升的方向迈进,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在发展,收入、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所以我们只能以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去思考问题,去面对问题。背离了这个原则,很容易产生倒退的思维,这是不可以的,房地产行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