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杜洪毅

美学思想代表作有《抽象世界与具象世界》、《审美原则与审美思维》、《想象力才是绘画创作之根本》、《艺术与技术有何分别?》等,美术评论代表作有《谁说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呼唤大师,请多些耐心少点浮躁》)、《凭什么说你是很有思想的艺术家?》((《“思想”不是用来鼓吹的》)、《作品不好卖?艺术品市场问题出在哪?》、《速朽与永恒——浅论艺术品价值评估》等。
所有文章均为杜洪毅原创,转载请赐样刊(纸媒邮寄,电子媒体发邮箱内),并将稿酬汇到本人微信、支付宝(同163邮箱)、银行卡账户内。谢谢合作!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251473503
微信:xingli153
微信公众号:yiyuan153

建立良性市场机制任重而道远


 □杜洪毅

虽说经历多年调整后仍不太景气,可今日中国艺术市场实力依然不可小窥,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唯有美国和欧洲市场才能与我们相提并论。但是,相对比较成熟的西方市场来说,中国艺术市场仍有太多薄弱之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欠缺和过余强烈的投资需求则是问题主要根源。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品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中的片面天价拍品信息。

IMG_2201adjv4crop_3ea9b6.jpg.webrend.1125.2000-1200x675.jpeg

诚然,在现代商品经济环境中,艺术市扬中的投资诉求普遍存在,国际拍场不断攀升成交价就是最好证明。

但有一点必须认识清楚的是,西方艺术市场是建立于消费需求基础上的,普通家庭购买艺术品主要出于欣赏和家居装饰,投资炒作现象只存在高端市场。而国内则完全不一样,基础…

Read more

媒体价值导向责任在于敢担当


【本期话题】媒体的导向是什么?

策划:李振伟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自由多元的意识也逐步凸显,尤其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各种新奇的想法和作品打破了固有的观念,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此同时,许多低俗恶俗,甚至无底线的“作品”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不明实情的公众对此真伪莫辨,而时下很多媒体,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公共传媒,为了蹭热点、博流量,不惜突破原则,为之唱和,严重偏离了一个真正的媒体应有的定位。在此,本期时评特以“媒体的导向是什么?”为主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共同探讨。

媒体价值导向责任在于敢担当

□杜洪毅

Read more

美术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 杜洪毅

近些年来,美术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观景象一再重现,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录取率低至1/50。在此情形下,凡能踏进美院大门的学子都应该是千挑万选的优秀苗子吧!经过几年的专业培养,他们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各大媒体和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以及普通公众均对此充满期待。对即将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来说,也想交出一份最好的答卷。

前些日子,中国美院一名毕业生套用拉斐尔《雅典学院》图式的油画蹿红网络,一时成为热议对象。这位学生之所以能“一举成名”,并不是因为其作品传达了多高的艺术内涵或思考深度。作者不仅傍了传世经典的名…

Read more

当代书法的意义究竟何在?


 

杜洪毅

从某种意义上讲,汉字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是中华文明之核心精神所在。以汉字书写方式升华而成的书法艺术,展现出华夏民族对自身文明成就的骄傲与自信。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化呈现方式,经过数千载的发展,中国书法早已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为人类艺术与知识宝库增添了不可缺少的活力。虽然书法创作离不开严格的技艺训练,但同样不能脱离于个体内心哲思与人格修行,文化属性远超于技术之上。因此,真正的书法并非现代图像学意义上的视觉艺术,而应是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创造方式。

最近网上流传苏士澍先生两段描字视频之所以会引起广泛争议,是因为这样谨小慎微的勾描方式与国人对书法艺术普遍的认知相悖…

Read more

“新文人画”渐行渐远的启示


 

□杜洪毅

  庄子有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用这句话来形容近世之“新文人画”现象再适合不过了。尽管“新文人画”傍上“文人”这条大舟,但却没有相应的文化深度和厚度,故而在经历短暂得意后快速走向衰亡就不可避免了。

中国古代之文人完全不同于今天能写点小文章的人,那是一种高级别学识和人格修养的象征。随着时代格局的演变,传统文人的特征在今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些许让我们追思与回望的模糊形影。作为文人寄托情感的表达方式,文人画表面上看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Read more

关于杜洪毅作品著作权的正式声明


关于杜洪毅作品著作权的正式声明

 

鉴于部分网络媒体和个人无视国家法律、肆意践踏他人合法权益,现杜洪毅特就作品版权问题再次公开发表声明:

一、凡本人发表在网络媒体和纸质新闻媒体、出版物上的原创作品内容,均不是为任何人提供的免费抄袭、盗用资源,若有人胆敢违法侵权者,誓必追究责任到底;

二、从即日起,凡使用本人已发表作品的个人和机构,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务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国家版权局《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等相关法规定操作,并支付合理报酬(包括一切纸媒、电子出版物、网站平台、自媒体、手机APP等,已支付稿酬的刊物关联网媒除外)

三、对…

Read more

中国教育之痛,于金富、吴质洁之流怎就做了大学教师?


 中国教育之痛于金富、吴质洁之流怎就做了大学教师?

杜洪毅/文

在我们社会中,教师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过去教科书里称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尊师重教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无论是贵胄要员,还是平民百姓,对教育工作者必然礼敬有加。即便地痞流氓,在教师面前也还心存几分敬意,不敢肆意妄为。

人们之所以会对教师如此尊重,完全不同于对权力和鬼神的敬畏。是因为教师这种职业,不仅是知识与智慧的像征,更应是人格之楷模。为人师者,不只需要学业上的精益求精,更需拥有高于常人的道德自律,方可不妄为师表。否则,那种不学无术、品行不端之辈一旦混入教师队伍,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

Read more

理论工作需要开创精神


 

 

 

  前人所建立起的学术体系,一方面为目前研究工作提供诸多便捷。另一方面,如果对其过于依赖,又极易造成思维束缚。当代的理论家,更应该努力冲破前人成就的藩篱,去构建探索更适合于当代文明和未来发展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

前些日子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学术研究不能只朝后看》,指出艺术理论家的职责不应只是注解过去,还需面向未来,承担更多的创造探索与文化引领责任。当然,任何创造性工作,都不能完全脱离于丰厚传统沉淀而另起炉灶。在美术理论领域,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与注解,便是创作不可缺失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理论研究只停留于前人的思维框…

Read more

百科词条“独立人格”侵犯本人著作权声明


百度百科、互动百科、360百科、搜狗百科网站负责人:

           你站百科“独立人格”词条正文内容引用、摘抄自杜洪毅2009年7月发表在百度空间的原创文章《独立人格论》,并且没注明任何原文作者、出处,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鉴于最近发现多名国内高校师生和撰稿人论文、图书抄袭本人《独立人格论》,追查侵权直接来源均为你站百科词条“独立人格”。为了避免继续扩大违法侵权势态,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本人合法权利,现要求你站尽快删除涉嫌侵权的“独立人格&r…

Read more

对抄袭人吴质洁来信的答复


 吴女士:

         只“疑似”摘抄?引用内容要加引号,这是常识。我引用和合本《旧约》原文内容都是加了引号的。如果以转述口吻引用,应该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注明出处(本人因引用圣经这样的经典,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一看就明白,所以才没特别注明的。个人觉得写文章目的是为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向不喜欢引经据典,这篇算是特例),且有这样大段照搬的道理?你在抄袭我的文章时,将引文中的“那人”修改为“一个人”。请问,有没有查阅过圣经原文?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