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邵宇

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师

2019年,喘息之年


  2019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一片喜庆,这是因为影响去年金融市场表现的因子出现了调整,中国国内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这是理解去年和今年市场走势,以及未来中国供给侧改革方向的主要切入点。

  第一个因子,中美贸易摩擦,它来自于实体层面,当然背后也有金融的博弈。这是去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中美市场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此。去年唯一可行的投资策略就是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而且换成美元以后就别再“手欠”了,如果你又买了苹果的股票,恭喜,又跌20%。所以风险资产去年几乎全军覆没,亏损面之高非常罕见。

  第二个因子更加重要,就是…

Read more

美方谈判声明逻辑:何为“结构性”问题?


  目前,中美已经举行了6轮贸易谈判。每轮谈判之后,美方发布的官方声明,以及中美声明的对比,都是市场分析人士“信息挖掘”的重要文本。其中,最为抽象,从而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是“结构性”这个表达。2月6号,特朗普在华盛顿发表演说,当谈及中美贸易谈判时,就强调道,与中国的协议,必须包括“结构性变化”(Structural change)。那么,什么是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分歧?

  笔者认为,所谓的“结构”,是相对于宏观上总量而言的,它是一个微观,或者是中观层面的词汇。它既可能体现在结果上,比如贸易结构的…

Read more

2019年中美需要脱离三重陷阱


  很高兴再次来到诺亚

  很快一年时间又过了,我记得去年也是类似的时间,我对2018年做了一个全面的展望,我们当时报告名称是《流动性的尽头和勇敢者的游戏》,因为我们已经预见到了,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以及中国去杠杆的进行,风险资产会有巨大压力。

  40年来重大转折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什么?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影响我们最大的就是中美贸易摩擦。

  每次中美贸易战一旦升级,A股都是先跌为敬,美国到10月份也跌下来了。贸易战中,A股跌了3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了10%左右,下一步中国的房价是否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也是需要非常关心的问题。

  大家都觉得,美国中期选举过了以后,…

Read more

全球化的至暗时刻与“中国方案16条”


  贸易战的目标三重:美国利益最大化、压制中国、全球化规则重塑。所以不是贸易战,是技术冷战和金融热战和体制持久战。

  放弃幻想,准备战斗,但决战可能还是金融,汇率,利率,股指。

  对外

  1. 以战止战:贸易服务投资,威慑重点但可替代的跨国企业;

  2. 精准打击:区别建制和鹰派,有保有压;

  3. 合纵连横:减税开放拉拢G6,中日韩东盟一体化;

  4. 扩大开放:促进非美非鹰来源的贸易和直投;

  5. 贬值汇率:战略威慑,双向波动加入逆周期因子;

  6. 重配外储:战略威慑,推动美债利率上升预期;

  7. 关闭资本账户:肉烂锅中,阻止资本外流;

  对…

Read more

全球经济和金融可能遭遇什么雷霆之击?中美贸易摩擦或正扼住全球化咽喉


  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当下威胁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有两个:一个来自实体经济——中美贸易摩擦,这牵涉到一个重要话题,全球化究竟怎么了。全球化本质是三大连接,贸易连接、投资连接、货币连接,他们驱动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上一轮全球化3.0,其实是美国和美元领导,中国全力加入,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个风险来自金融体系,即10年一遇的全球宏观流动性的总体收缩。今年是一个分水岭,2008年危机爆发开始,全球央行连带商业银行体系,提供了几乎是无限量的流动性,但今年可能就是终点。有一句话耳熟能详,失败是成功之母,但…

Read more

中美贸易战之外还应关注货币战!中国要提防重蹈日本覆辙


   特朗普政府的一揽子政策“减税+加息+缩表+贸易保护主义”,在封闭的视角下来看是矛盾的,但在开放条件下,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短期来看,美元下跌是对特朗普政府在重要发言中未能保持“强势美元”态度的一种反应。图/视觉中国)

  (短期来看,美元下跌是对特朗普政府在重要发言中未能保持“强势美元”态度的一种反应。图/视觉中国)

 

  邵宇 陈达飞/文

  近日,中美关系的是“贸易战”。虽然短期出现了缓和,但长期来看,中美…

Read more

世界面临长期停滞还是超级债务周期?


 

  长期停滞假说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劳伦•萨默斯是悲观派的代表,他最早于2013年底提出了“长期停滞”的可能性,并于2015年正式提出了“长期停滞假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长期失衡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储蓄过剩,萨默斯认为储蓄的结构性上升压低了利率。并且,只要实际自然利率低于零,长期停滞在全球范围内就会持续存在,这也是经典索洛增长模型的一个直接结论。

  实际上,利率下行的趋势并不是危机以后的新现象,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开始了,08年后只是这个趋势的延续。而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

Read more

2018,买什么?——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新年伊始,我们需要对过去的2017年做一个回顾,并对2018年做一个展望

  一、回顾2017:不平凡的一年

  首先来看,2017年不平凡,这是一个政治大年。随着中共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和中央新一代领导成员的确定,中国未来有三项攻坚任务:第一项是防控金融风险、去杠杆;第二项是精准扶贫;第三项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和压缩、淘汰落后产能。

  其次,2017年是金融大年,其中重点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的跌宕起伏对投资人影响非常大。中央在七月份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成立了金融改革与稳定委员会,这是一个全新的副国级的金融机构…

Read more

十九大后的中国:房地产发展下一站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文简称“十九大)于2017年10月24日闭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中做出了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瞻性判断,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决定着政策的发力点,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发展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政策…

Read more

金融周期达到顶峰之后的房地产路径


  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昨天的对话环节提到房地产行业挣钱是比较舒服的,因为既挣到了经济增长的钱,也挣到了印钞机的钱,还挣到了隔壁老王的钱。怎么理解这个东西?包括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潮流应该往哪个方向?今天跟大家做一个深度的分享。

  什么叫挣到了经济增长的钱?中国从1987年用名义GDP计量的每年增速,也就是说从1987年起GDP每年增长为16%,如果你每年的增速达到了16%,就挣到了这个经济增长的钱。

  另外一个M2增速,过去30年的年化增速是21%,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这家公司,或者是你做投资,你个人的奋斗,如果每年不能维持21%的增速,并且持续30年,理论上你就是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