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谭浩俊

谭浩俊,男,江苏人,网络写手,网络评论人。供职于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债市风险显现,泡沫破裂还是个别现象


中钢股份1019日发布公告称,将延期支付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10中钢债”本期利息。这也是继保定天威后,今年发生的第二例央企债务违约案例,同时,也是中国钢铁企业的首例债券违约。

众所周知,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央企一直被认为债务风险小、偿付能力强,而且,即便出现风险,也会有国家买单。因此,无论是银行还是相关职能部门,在给央企提供资金、债券发行支持等方面,都会大开绿灯、大行方便之道。也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央企都在资产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各种负责也迅速攀升。其中,企业债是央企债务构成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规模较大的方面。

在经济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包括央企在内的绝大多…

Read more

国企负债攀升原因是什么?


  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7428.5亿元,同比下降8.2%,降幅比18月扩大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截止到9月末,负债总额却达到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9.2%。资产总额则只同比增长17.1%,比负债增速低逾2个百分点。

利润下降,说明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企业仍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但是,负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在短短的1年时间内,国企负债就增加了10多万亿,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对经济稳定又将志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注意到,在19月份的国企财务数据中,有一组数据表现…

Read more

密切关注和警惕“泛亚式”金融创新


  据媒体报道,1012日至13日,沪、晋、陕、甘、青、津等10余省市的泛亚投资者举行维权活动,请求当地政府将真实情况上报中央,彻查泛亚。在此情况下,1014日,昆明市发布通报,就投资人反映较为集中的资金、货物等问题,表示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并已督促泛亚尽快提交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资金和货物专项审计报告。

据悉,这已是昆明市发布的第三份通报,前两份通报被投资者一致认为是“大而空”,是试图将泛亚兑付危机归为一般的市场行为而不是人祸,只督导,不查案。虽然第三份通报较之于前两份通报,无论在内容还是语调上,都要强硬而实在得多,但是,能否满足投资者的诉求,仍然是…

Read more

GDP增速破“7”,经济向好趋势没变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创2009年以来新低。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19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9779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779亿元,增长8.4%

众所周知,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唱衰的声音。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可能出现的情况,各种分析也相当的多、相当的热烈,而破“7”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而围绕破“7”,也出现了许多不同…

Read more

重大基建投资也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108日,审计署发布了20158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根据公告,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以及财政沉淀资金收回等仍是主要问题。经媒体梳理公告后发现,审计的建设项目中有193(23.7%)实施进度明显滞后,涉及投资2868.62亿元。结果显示,铁公基领域问题更为突出。其中,中国铁路总公司近3成铁路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率低于50%,其中20个项目低于10%

作为稳增长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铁路、公路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无疑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疑也要比其他方面更多、更集中,以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稳增长发挥作用…

Read more

刘鹤一月三次重申“企业家精神”是个信号


据媒体报道,中央财办主任刘鹤率中央财办和国家发改委调研组到广东考察。刘鹤在调研时强调,重视产权保护,发挥企业家精神,以改革、开放、创新克服当前的结构性、周期性困难,创造中国经济光明前景。这是继浙江调研、主持国家发改委专题会议后,刘鹤在一个多月内第三次重申产权保护和企业家精神。

作为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刘鹤反复重申产权保护,是能够理解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毕竟,新一轮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如果产权保护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也可能会直接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

那么,刘鹤在反复重申产权保护的同时,也重申了企业家精神,…

Read more

中国应积极推动打击跨国逃避税


据媒体报道,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9日表示,明年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将推动实施G20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旨在打击跨国逃避税的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为吸引投资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已成为企业跨国逃避税的重要土壤。尤其是那些以低税率、低税负吸引企业的“税收洼地”,更成为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通过设立各种“皮包”公司、“空壳”公司进行逃避税的主要手段。按照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年4%10%的企业所得税因跨境逃避税…

Read more

PPP项目造假危害极大


媒体报道,国庆节前,财政部密集推出PPP大利好,继公布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后,再推出1800亿PPP基金。尤其是PPP基金的推出,更是让地方政府看到了新的融资希望,纷纷行动起来,或到北京推荐项目,或制定PPP基金对接方案,或研究落实示范项目对策。

地方政府能够对PPP项目感兴趣,当然是一件好事,这也是地方职能转变、发展思路转变所必须达到的目的。关键在于,从地方上报的PPP项目情况来看,似乎又没有达到职能和思路转变的目的,相当一部分项目,并不具备PPP的条件,而完全是通过包装生拉硬扯、生搬硬套的,根本没法按照PPP的要求去做,目的就是想用政策、抢资源。如此一来,所谓的PPP项目,也就陷入了过…

Read more

高铁新竞争模式优势与风险并存


据媒体报道,印尼国有企业部长莉妮1日晚在雅加达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方案是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目前唯一的选择,国企部已成立专门小组与中方对项目合同的细节进行商谈,并有望于本月底签署协议。

这也意味着,这条在中日两国之间争得不亦乐乎的高铁项目,最终以中方胜出告一段落。而支撑中国取胜的主要砝码,就是不占用印尼国家预算和无需政府提供担保的融资方案。也正是因为在融资方面给了印尼方面最大的支持,不仅坚定了印尼政府修建这条高速铁路的信心,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这条铁路的中标权交给中方,且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政见者的质疑和批评。毕竟,修建高速铁路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如果能够在不增加政府负担的情况下把…

Read more

屠呦呦获诺奖的喜悦与遗憾


中国人又一次获诺贝尔奖了。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85岁高龄的屠呦呦不仅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也。她的突出贡献是,经过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对于具有极强诺贝尔奖情结的中国人来说,屠呦呦的获奖,无疑再一次将中国人对诺奖的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