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晓民

刘晓民简介:本人诚实,2002年年底、2008年3月31日、2008年6月18日三次寄稿中央,有关这三次寄稿而提及的人名、单位、事件,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处虚假,则读者可当作这些全是假的。2002年年底是用寄信的方式,寄信与王蒙、阿成、光明日报报社社长、新华每日电讯日报报社社长、中国作协主席、社科文研究所长、湖南省作协主席、苏童、肖克凡、林希等人,由他们将信转寄中央,将农负、官腐、社会秩序差等情况反映给中央[中央后来治理了社会秩序(应是在湖南省的范围内)、免除了农业税、对农民实行补助,并实行了医疗保险等等]。2008年3月31日是寄《成长》与《当代》杂志社社长、主编潘凯雄、副主编洪清波等人(主管《当代》杂志社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此稿于4月上旬到中央手里。中央在4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反腐(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裸体干部”浮出水面。“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经济犯罪、商业贿赂和职务犯罪的案件55959件,同比上升11.66%;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546件41179人,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2009年统计出的这庞大的数字说明了反腐的成绩,同时也完全证明了我在《成长》第五部第3章、第5章中说的贪污腐败已经泛滥成灾。2008年刑事案件审结数为768130件)。本人为民为国,中央领导集众人之智确定再发布出来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法学家们制定的法律,我寻出错误的与不妥当的,共一百二十余条。其中五十余条罗列在《成长》免费稿11,四十余条融入《成长》其它部分,其余的从《<成长>续》的附录(6月18日寄出去,约6月下旬到中央手里)以及其它短篇中指出来。本人倡导言论自由,在网上发表《写给中央委员……的公开信》。本人务实,97年国家省市公布人均纯收入为二千多,并被许多报刊刊发转载十年,我在《成长》第二部中,以农民的人均用电量(那几年我在村里当村电工),推翻这个几千个拿工资的统计出来的数字。本人关心社会,十几年来一直是耗费着自己的低微收入,做一个人大代表该做的事。本人开书店力图文学繁荣,支撑一个不赢利的书店近十年,书店倒闭后又在网上发表公益性的《由上传裸体画所想到的》、《书碟目录1》、《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功用》、《写给中央委员……的公开信》、《成长》第四部、《三次寄稿中央》……

霍瞎子


 

霍瞎子
刘晓民(011)
天矇矇亮时,孙将饭、洗脸水送到霍瞎子床边。见爷爷未醒,也觉吃饭太早,就未叫醒,随大人去打谷。
到五点半,天已大亮,霍瞎子醒来。不急不慢地揭开毯子,缓缓坐起。坐了二分钟,瘦手便动,摸枕头边衣服。摸着,慢慢穿上,一粒一粒扣扣子。扣完第三粒,手滞住,似在等什么,然后下滑,接着扣。穿衣之后,向着床里面侧转身,用手将毯子两端往里推一推。然后回身,坐到床沿上,一手撩起帐子,似是沉思着,呆了一会。接下来手就抬起,摸床头床架上的裤。没有。摸床架内侧,也没有。就下床。鞋在踏板原处,脚很容易找着,穿好。摸着床边手杖,用杖在踏板旁,床头床架下,来回划着,感觉没有。不…

Read more

看病


 

看病
刘晓民(019
搞双抢时志宏觉得腰椎痛,搞完双抢,腰椎已非常痛。以前搞双抢腰椎都痛,只是这一次格外痛得厉害,自思不是累的。听立夫说长沙一家新建的医院,各项医疗费的价格都用牌子标得明明白白——比其它医院里都低,便按他说的地址,去那家医院里照片检查。
二年前志宏进县医院陪娘看病,因自己的腰椎痛,想一并检查一下,那时照个X8X10的片,要25元,因舍不得钱,那时腰也痛得不利害,便未照片。——病自然也未治。这次决定不再拖了。
    找到那家新建的医院,志宏步入医院大门内,瞧见左面墙壁上整整…

Read more

书碟目录1


 

书碟目录1
刘晓民
排名不分先后:
《三国演义》罗贯中,《沧浪之水》阎真,《红楼梦》曹雪芹高鄂,老舍的作品,《儒林外吏》吴敬梓 ,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 ,《水浒》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 ,语文课本,《孙子兵法》孙武,《千年一叹》余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白话聊斋》原著蒲松龄,《鲁迅全集》上册,《金锁记》张爱玲,《人生》路遥 ,《妻妾成群》苏童,《红灯》徐名涛,《老残游记》刘鹗,《女工》李肇正,《烟壶》邓友梅 ,《林家铺子》茅盾......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法)、《飘》玛格丽特.米切尔(美)、《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美)、《钢铁是怎样炼成…

Read more

秋老


 

本文摘自《成长》第二部第一章:
秋老
刘晓民
二宝的猪次日便卖了,按二块八的价格,卖了294元。
第二部
第一章
    秋老虽然家里穷,然而人却长得壮实。有爱好做媒的,见秋老长得壮,便来为他说媒。媒人到秋老家里,当面赞秋老聪明,长得高大,说得秋老父子一脸的笑。说亲事讲究门当户对,媒人为秋老介绍的是邻村一户穷人家的女子。
    媒人约了一个好日子,秋老便去与那女子相亲。相亲主要是看长短肥瘦脸相。女的看秋老是又俊又壮高矮合适。女的长相在一般人看来是一般,在眼光高的人看来长得比较丑,不过这些都不能算…

Read more

《成长》续(节选)


 

《成长》续(节选)
刘晓民
一(略)
在中国农村,因为传宗接代的观念,又因女性体力比男性差,有的生了二个女孩后,还要生个男孩才甘心,严重阻碍计划生育的实行。近些年,人口还是呈缓慢增长趋势。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又因要防止溺杀女婴等等原因,所以,虽则人为控制生男生女的方法会使男孩增多,但人为控制生男生女合乎人性,权衡利弊,人为控制生男生女的方法还是传播出去的好。
人为控制生男生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育龄夫妇中的男性控制性交次数。次数越稀,生男孩的比例就越高;次数越密,生女孩的比例就越高;次数居中,则生男生女的比例各占百分之五十(男女之间,但凡偷偷摸摸次数少却导致未婚先…

Read more

《丧事与迷信》2


 

本文摘自《成长》第三部第二章:
《丧事与迷信》2
刘晓民
……形。众道士在晒场外侧排成一排,一齐大声唱着,孝子贤孙站在道士身后。唱了一会,放鞭炮,烧用划了符的纸包着的纸钱。
    折腾了一夜,此时终于天亮了。因为只这一夜,这些仪式都简短,合在这一夜里,假若做上几夜,这些仪式的过程便可大大加长。当然,也还有些仪式或说是花样没有做。这所有的仪式中,志仁不知道其中有那一项有一丁点儿意义。倘若说举行这些仪式是为了娱乐,肯定不必在这种气氛下娱乐;若说是为了悼念死者而要使膝盖额头受些苦痛,大可在长辈死后,用洗衣的槌子在膝…

Read more

《丧事与迷信》1


 

本文标签“公益”,摘自《成长》第三部第二章:
 
《丧事与迷信》1
刘晓民
……吊唁的亲戚、邻居,陆续到来,都照例,带着一挂必不可少的鞭炮。志仁听着燃放的鞭炮声,寻思:人死了,放炮竹,其实没这个必要。若是办喜事,放炮竹还有喜庆气氛,此刻究其价值仅为一声响,偏这响声又并不清脆悦耳,让人听着,倒觉得怪烦躁的。倘这些用于死人的炮竹钱,用于遭了水灾、旱灾之类的活人,倒是一件很好的事。又想:做这炮竹,须得卷纸筒、拌药、切引线、插引、封口等诸多工序,而燃放掉,只须划根火…

Read more

志仁的婚事


 

本文摘自《成长》第五部第一章:
 
志仁的婚事
刘晓民
……志仁坐立夫的摩托车回到家里,问娘,问知与自己相亲的,是早些日子提到的李家湾村的燕子。 燕子小学毕业,27岁,比志仁小二岁多,是离了婚的,现在带着个小男孩。志仁一直想找个初中毕了业的女孩,但按现在的情况,觉得有点不可能,因为自己年纪太大,又不富裕。来的时候,已猜到是与燕子相亲,心里很矛盾,不知是否去相亲,也就没有理发。此时思考一会,对父母说不去相亲。
    云堂老倌见志仁不去相亲,心里恼火,说道:就不说别人结堂客,就是秋老,都…

Read more

《成长》附录


 

《成长》附录
附录1:
2002年年初用寄信的方式将农负、官腐、社会秩序差等等情况反映给省里,没有动静,到年底,我又寄信与光明日报报社、新华每日电讯日报报社等十一家单位的邻导(另外还有苏童、阿成等作家),由他们将信转寄胡锦涛、江泽民、朱镕基、全国人大主席等人,将农负、官腐、社会秩序差等等情况反映给中央。几个月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是调换了湖南省省邻导,然后查处了一批官员,社会秩序(应是在湖南省的范围内)经过治理,在以后的一年多里很好,接下来免除了农业税、开始对农民实行补助,并实行了医疗保险等等。这些都很好。但好局面并未长久持续,0607年还是有不少问题。03年中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