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晓民

刘晓民简介:本人诚实,2002年年底、2008年3月31日、2008年6月18日三次寄稿中央,有关这三次寄稿而提及的人名、单位、事件,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处虚假,则读者可当作这些全是假的。2002年年底是用寄信的方式,寄信与王蒙、阿成、光明日报报社社长、新华每日电讯日报报社社长、中国作协主席、社科文研究所长、湖南省作协主席、苏童、肖克凡、林希等人,由他们将信转寄中央,将农负、官腐、社会秩序差等情况反映给中央[中央后来治理了社会秩序(应是在湖南省的范围内)、免除了农业税、对农民实行补助,并实行了医疗保险等等]。2008年3月31日是寄《成长》与《当代》杂志社社长、主编潘凯雄、副主编洪清波等人(主管《当代》杂志社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此稿于4月上旬到中央手里。中央在4月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反腐(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裸体干部”浮出水面。“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经济犯罪、商业贿赂和职务犯罪的案件55959件,同比上升11.66%;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546件41179人,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2009年统计出的这庞大的数字说明了反腐的成绩,同时也完全证明了我在《成长》第五部第3章、第5章中说的贪污腐败已经泛滥成灾。2008年刑事案件审结数为768130件)。本人为民为国,中央领导集众人之智确定再发布出来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法学家们制定的法律,我寻出错误的与不妥当的,共一百二十余条。其中五十余条罗列在《成长》免费稿11,四十余条融入《成长》其它部分,其余的从《<成长>续》的附录(6月18日寄出去,约6月下旬到中央手里)以及其它短篇中指出来。本人倡导言论自由,在网上发表《写给中央委员……的公开信》。本人务实,97年国家省市公布人均纯收入为二千多,并被许多报刊刊发转载十年,我在《成长》第二部中,以农民的人均用电量(那几年我在村里当村电工),推翻这个几千个拿工资的统计出来的数字。本人关心社会,十几年来一直是耗费着自己的低微收入,做一个人大代表该做的事。本人开书店力图文学繁荣,支撑一个不赢利的书店近十年,书店倒闭后又在网上发表公益性的《由上传裸体画所想到的》、《书碟目录1》、《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功用》、《写给中央委员……的公开信》、《成长》第四部、《三次寄稿中央》……

《书碟目录1》续


 

《书碟目录1》续
刘晓民
排名不分先后
医国:中国最感人的图片/《向活人呼唤》孟波/《郎咸平:2009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什么第一人口大国内需不足?恍然大悟!》/《威胁中国的,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论民权、民主、民生和民心》《论人权》李文采/《不折腾"是什么意思?》/震惊!这就是中央下令彻查粮库的真正原因…》/温总理,国家补贴问题严重的帖子看到了吗?”
繁荣文学:《四位特长生》李统兴 /《阿Q后传》曾颖/《宝贝别流泪》徐彦/《招聘小偷》徐彦/《父亲和他的胡琴》陈勇/ 《也说跑官》梁晓…

Read more

言与法


 

言与法
刘晓民(134)
本文为《我与中国》第三章:
我在《<狂人日记>续》中曾说:诚实的人永远不用担心现在的话或后来的语会不符前面的言。我是从来都不担心言语不符或言不符事之类的事的。因为到现在为止,过去的几十年,我说过的事都是实事,今后几十年,也不会造谣。这么多的管理员版主网友们,可仔细寻思一下,刘晓民是否在网上说过一句谎话。
最近有些论坛又增了一条版规:发帖内容要实事求是,语言要文明,不得指名道姓,涉及姓名单位和敏感内容一律用符号代替,否则删除。”而有些论坛,则举办“我承诺: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的签…

Read more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

  刘晓民(136)

  本文为《我与中国》第四章:

  一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起,一直到清朝,仍是大兴文字狱。在社会主义里呢?老舍跳太平湖死了、高雄健去了法国……

  奥运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因为国家重视。比体育重要的多的文学(参见拙作《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功用》)为什么是荒漠?因为国家不重视而且还加以打杀!

  我2008年3月31日寄稿中央,虽只《当代》一家杂志社,但从《当代》杂志社到主管《当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到胡锦涛办公室到最高层中央,知道的人少说也有成百上千。2002年年底将信稿转寄中央…

Read more

《成长》的传播


 《成长》的传播

  刘晓民(137)

  本文为《我与中国》第五章:

  现在有些领导,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为了掩饰他们的专制独裁,口口声声要下面提建议。读者们必须弄清这个建议的含义,不要以为这个建议,是书店里的词典上的建议。他们是另有不公之于众的私人词典的。我这几个月传播《成长》的经过可以证明。

  《成长》,是真正的提建议,但08年6月23日,我却收到了《成长》的退稿信。换成另一个人,说不定立时(奥运会前)将《成长》传播了,但我仍按原来(《成长》结尾、《<成长>续》结尾)说的,在奥运会以后传播。我知道《成长》是能随时公开的,因为《成长》是为民为国;但…

Read more

房价与经济危机


 

房价与经济危机

刘晓民

房价与经济危机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是,中国官员与房地产商的贪婪却硬使它们的性质相同。

发生经济危机时,多数的老百姓买不起资本家的牛奶,这个时候,资本家不是将牛奶降价,而是将多余的牛奶喂猪,使牛奶不降价,从而维持牛奶的差价,结果是更多的老百姓饿死了。当老百姓觉得房价太高的时候,房产商没采取溥利多销的措施,反而提高房价,使房子增值,使他们的利润增加,结果是更多的人负债才买得起房。 

房子是要买的,而且你不可能跑到外地去买,只能在你工作的那地方买,这样,你就被房产商捏在手心里了。房子十万元你嫌贵吗?十五万!十五万你嫌贵吗?二十万!钱少的…

Read more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
刘晓民(138
本文为《我与中国》第六章:
我在《霍瞎子》一文中曾写有农民得病后有钱的钱挡,冇得钱的命挡一句;在中国农村,农民得病无钱治的,只能拖:有的拖好了;有的长年累月的拖着;有的能治的病,且治的钱不多,也活活病死了(2002年年底寄稿中央后,中央在农村实行了医疗保险;后来寄的《成长》中说医疗保险不尽人意,《成长》到中央后,中央派了医疗巡视小组;后来官方在网络上也发起话题与民众议论了看病难不难贵不贵)。
以前,曾见邻居们得了病,忍着痛,最终因无钱治而病死了(具体人名、地址,写了几个在2002年年底寄中央的稿件里)。几岁时见邻居们病死,只能漠然或惊…

Read more

写给管理员版主网友们


写给管理员版主网友们
刘晓民(131)
我的《成长》,大部分篇幅是写底层人民的苦处。其中也提及了中国的官员,如第五部第五章中曾写“电视里的官,多数都是为民,形象好,但自己每天所见的官,截然不同,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利”,而有的话语,是写官员们只顾享乐。有个领导,对此不服,怀疑,要设法验证。早些日子,一篇题目为“中科院再出雷人成果——公务员是中国最苦职业”的文章,正好为他代了言。很不幸,网友们的观点,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和我一致。当时我作了一篇“中国的论坛上的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有些内…

Read more

初涉网络


 

初涉网络
刘晓民(133)
本文为《我与中国》第二章:
我的文章,089月底刊在新华、聚友博客。从111日起,开始在其它博客、论坛刊发。刊在其它博客论坛时,文章后面附的是聚友博客的链接地址。到121日时,刊了近十家。有的博客或论坛,不许链接别家的网址。到了12月份,这种情况陡然增多,很多博客论坛上都有“签名档中不能超链接其他网站、文章”的规定。我遵从这一规定,从第十家网站发稿时起,一直到现在(20096月),我的所有文章后面,都取消了超链接。
12月份,我摄了一张图片:一枝笔一本书。笔,意为文;书,意为学。我用这图片注册。几天后,…

Read more

《正义的声音11篇》


 

《正义的声音11篇》
转载者:刘晓民
目录:1向活人呼唤、2最大的威胁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3当代中国十定律、4中国与美国的媒体、5必须捍卫言论自由、6我的博客再次被屏蔽、7中国官员们的恐惧、8转载、9学者称官员用公权力打击网上不利言论属违法、10汶川大地震至少200名志愿者遇难,至今没有烈士称号11当魔手伸向幼女
1向活人呼唤(摘录)
摘自《天地人》2001年11期 作者:孟波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另一段历史来。1969年,江西青年女工李九莲因为同情刘少奇、反对林彪而入狱。1977年被枪杀时,其下颚和舌头被竹签穿…

Read more

三次寄稿中央


 

三次寄稿中央
刘晓民(132)
本文为《我与中国》第一章:
一:2002年年底寄稿中央
2002年年初用寄信的方式将农负、官腐、社会秩序差等等情况反映给省里。信封上写的是湖南省长沙市省委大院政协办公楼省政府办公室转省委书记收。同时也寄给了省长,信封上写的是长沙市上大垅东风二村省作协《作家与社会报》编辑部转省长收。当时寻思二份信不在一处寄,要好一些,寄省长的信便未封口,贴了邮票后,将信放入一个大些的信封里,将大信封封好,贴上邮票,大信封上面写的是长沙市上大垅东风二村省作协《作家与社会报》编辑部收。
信寄省里后,毫无动静。后来我又将信稿复印,寄给阎真与张海迪。寻思人家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