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黎明

旅美影评家,著有《好莱坞名片透视》和《学会肤浅──来自中美娱乐圈的哲学》等书,并曾参与制作导演百老汇音乐剧、电视剧和MTV等。除了文化娱乐,拥有加州伯克利大学MBA的他,专职从事新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咨询和研究,在海内外出版的著作有《电子商人》、《网络淘金》及大量专栏文章。

《深海寻人》:惊悚但不缠绵


  在徐克新片《深海寻人》中,梁洛施扮演的妹妹对于李心洁扮演的准嫂子付出了很多:她既是媒人,又是心理师,甚至连对方的生活起居都包办了。她为什么要这么“痴情”?莫非有断臂倾向?非也。因为彼时英皇正在力捧她,于是她的戏份仅次于第一号主角。可是,影片中李心洁的恋人是郭晓冬,可他偏偏被排斥到极其次要的位置。

  《深海寻人》是一部心理惊悚爱情片,惊悚的部分集中在中间段落,处理得相当老到。对于熟悉《人鬼情未了》的观众,本片没有全新创意,但依然给人惊喜,引人入胜。惊悚在我们这儿有点忌讳,彷佛我们的观众智商特别低,分不清阴阳世界的跨越只是一种戏剧手段,一种心理投射,充其量也就…

Read more

王尔德,一个段子手的自我修养


  新媒体催生了网络段子,但是,段子只是散落的珍珠,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才能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假如把段子比作华彩的句子,那么,戏剧则是一个完整的篇章,需要铺陈和展开,递进和转折,总之,起承转合一样不能少。但,段子和戏剧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段子能为戏剧增添光彩,戏剧反过来能提升段子的高度。国内流传的某些段子早已不限于名言警句的格式,甚至上升到一个个小小的戏剧情景,堪称“微戏剧”。诚然,不是段子越多戏越好,普通段子是独立存在的,戏剧中的段子属于台词,必须符合人物和场景。另外,有些戏剧家能做到通篇段子,如莎士比亚,而有些则竭力回避任何跳脱的台词,可说是视段子如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