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魏武挥

专业扯淡型人士 基本围绕TMT扯淡

数字世界的下一个十年


一晃,中国互联网已历二十年,网民数全球第一,网络公司也多到不可计数,更是诞生了两家千亿美元级别的上市公司(阿里正在上市中,但一般估计不会低于1000亿美元)。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谁都必须承认,它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再下一个十年,中国互联网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本文做一个大胆的预判,主要分三个路径展开。

 

企业

 

在过去的20年里,企业对互联网的使用,主要聚焦于外部营销,从一系列的互联网服务后嫁接营销二字就可以看出来:搜索营销、BBS营销、博客营销、社会化营销(包括社区微博微信)等等,早期门户是没有门户营销四个字的,但门户对…

Read more

媒体集团转型的核心:财团化


  在今天这个时代下,关于媒体转型的讨论非常之多,有说内容为王的,有说渠道为王的,我提出一个主张“匹配为王”,但这都是单一媒体或小型媒体集团的工作,对于大型传统媒体集团而言,这些都是战术性的,真正战略上的方向绝不是什么什么为王。

  早在1988年,当时的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局联合发文,下达了名为《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的文件(按 照我国法律结构体系,这个也可以属于法律法规之类,具有法律效力)。这个文件字数不多,前后八条,翻来覆去讲的都是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可以结合自己情况,开 办各种经营实体——这在法律上…

Read more

58同城与本地化服务


  10月31日,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上市,发行价17美元,最高至27美元,目前市值超20亿。分类信息网站是本地化报业的“大敌”,因为它抢走了很多本来属于报业的一块很大的收入:分类广告。在当下,中国的报业(除了全国性报纸)都打起了本地化经营服务的算盘。分析一下58同城的数据,是很有意思的。

  58同城的故事

  1、58不算是一个快的网络公司,2005年创立,8年后上市。在本次IPO融资2.15亿美元之前,融资情况如下:



  2、58不算是一个纯线上公司,它在27个城市建立了区域销售,以及180个销售代理,外加一个天津客服中心。不过它很大一部分…

Read more

线下体验,线上交易


  去年年底的时候,阿里巴巴马云和万达王建林有一个标的为一个亿的惊天豪赌。王如是说道:“10年后,如果电商在整个中国大零售市场份额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关于这个故事后来有若干个或澄清或补充的版本,有说没有这回事,有说马云没有应战。但不管如何,这种事总是吸引眼光的。今年夏天的时候,有一个媒体请了一些观察者、评论者以及从业者,一起在杭州“站队辩论”,究竟谁会赢?

  但其实这个队不好站,因为“电商”两个字太难以划定一个界限了。比如说看电影这件事,你在线上通过一个网站下单,然后跑电影院里按照短信…

Read more

毛利率与市场规模


  一位搞在线教育的创业者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做了四五年的项目上,他已经投入了数百万,但依然没有什么头绪。倒不是够不够聚焦的问题(在本栏前期一篇“所谓做减法”的文章里,我提到了市场聚焦),而是即便他面对一个特定的市场,他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没有收获。

  这个市场是司法考试培训的市场。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不高,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获取比较好的培训辅导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需求(通过率很高的考试自己看书就行了)。这位创业者做的是收费项目,从移动端APP到PC端的软件,乃至WEB端的门槛准入,在线上完成教育产品的交付,并提供师生之间一对一互动的功能。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可惜…

Read more

智能电视机时代到来?


  最近智能电视机这个领域很热闹,前后有乐视、爱奇艺、小米多家科技公司介入,有一定的理由可以相信,会有更多的公司会考虑或正在考虑介入到这个领域中。不过,有件事很奇怪的是,智能手机的两大操作系统霸主:苹果和谷歌,迟迟没有动静。前者做了一个Apple TV,但不是电视机,只是盒子;后者则联合索尼制造过一台概念性的智能电视机,也就基本不再有什么更新的信息。倒是前一阵子推出了一个电视棒产品,吸引到不少眼球,但依然属于电视机的外设。似乎,在智能电视机领域,中国人走在美国人的前头,当然,它最基本的核心操作系统,依然是谷歌的Android。

  盒子也好、电视棒也好,它的理念是把存量的功能电视机(请…

Read more

新浪:喘了口气 仍需挣扎


  新浪新一季财报不错,于是开盘后股价上扬7个点,资本市场看来比较欢迎。在这一季报表中,新浪提到了它的微博用户活跃度:本季活跃用户环比增长8.3%,同比则有5成增长。虽然这是自家说自家好,但考虑到美国证券市场相当的严谨性,基本可以采信。早在《微博商业化可期》这篇文章里,我就提及一些第三方监测的可信性问题,并认为微博正在整个下沉至三四线城市,故而一线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微博前两年的重度活跃者)有不活跃的感觉。

  另外一个不错的表现是广告收入:总计达到1.206亿美元,这是自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一个高点,和去年Q3持平。考虑到一年的第三季度通常是广告市场的旺季,二季度能够有这个数字,可以期…

Read more

新闻客户端的玩法



  现在的新闻客户端,几乎就是门户网站的移动版。客户端的活跃度不高是一个问题,有一位媒体朋友在一个群里透露了一个来自运营商的侦测数字,低到不可想象。另外一个更严重的是:客户端里的内容源,长尾效应非常小,反倒是巨量帖效应很严重。

  腾讯微博的徐志斌曾写过一篇关于“巨量帖”的博客,他当时引用了杭州19楼战略总监徐一帆讲述的一个人气极旺的巨量帖故事。在徐志斌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但这也是最坏的事情。老徐形容,巨量帖出后,往往吓到了很多普通用户:哦,原来这才是帖子,我那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不好意思发帖了。”

  一个人上网站或App…

Read more

收费 vs 免费


  深圳有个朋友最近做了一款名为“车商通”的产品,目前供4S店使用,未来可能面向更多的汽车服务商,比如美容店之类。其实是一套技术解决方案,4S店利用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做一个客户服务性质(而不是单纯信息推送)的微信公众账号:比如车主可以查询保养情况并预约保养,或者是违章查询之类。这款产品看着有意思,也很有些所谓的“刚需”:车主确有需求,4S店也有需求招徕汽车买主回来继续贡献服务消费。

  我这位朋友就这款产品开了一个发布会,过了一把“乔布斯”的瘾,请了不少朋友前来捧场。有些朋友对他说:这款产品可以考虑免费,因为免费可…

Read more

自媒体的渠道困局


  早期自媒体们[i]主要使用的工具是博客。中国博客全盛之时有1亿之多,带动了所谓“自出版”的概念。博客本身是一个内容集合,它主要和信息消费者发生接触的渠道是:博客网站本身(可能流量很大一块来自搜索引擎)、门户博客频道的推荐、以及RSS浏览器。但博客后来慢慢衰落了,特别是RSS浏览器,连GR都关闭了,今天已经很少人在使用RSS这个工具。

  微博出现后,自媒体出现内容碎片化的特征,因为微博只允许承载140个字。不过中国人很快想出了一个新的形式:长微博。但长微博有很严重的问题:它是一张图片,很难通过搜索来发现,流量来源基本上靠微博场域中的流转。微博随着用户越来越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