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腾讯科技做了一篇题为“上海互联网产业为何沉沦”的文章。炒了我好几年前一篇文章“中国互联网版图为何不见上海”的冷饭。当然,在时下O2O的大潮下,这个互联网创业和几年前又有些不同。
似乎一件公认的事情是:相较于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创业氛围不浓。其他领域我不是太了解,但就我主要观察研究的领域互联网而言,这句话成立。
互联网现在已经是显学,全然不是七八年前的“边缘行业”了。互联网领域创业氛围不浓这事似乎看上去很纠结,很麻烦,毕竟现在“互联网+&rdq…
作者文章归档:魏武挥
(一)
最近腾讯科技做了一篇题为“上海互联网产业为何沉沦”的文章。炒了我好几年前一篇文章“中国互联网版图为何不见上海”的冷饭。当然,在时下O2O的大潮下,这个互联网创业和几年前又有些不同。
似乎一件公认的事情是:相较于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创业氛围不浓。其他领域我不是太了解,但就我主要观察研究的领域互联网而言,这句话成立。
互联网现在已经是显学,全然不是七八年前的“边缘行业”了。互联网领域创业氛围不浓这事似乎看上去很纠结,很麻烦,毕竟现在“互联网+&rdq…
【一】
最近有两篇文章引起了新闻传播界的关注,因为他们的标题实在太针锋相对了。
中青报的曹林的文章标题是:《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别去新媒体!》;仟言万语的霍仟的文章标题是:《为什么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可以去新媒体》。
那到底该不该去呢?
【二】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啥是新媒体?
无论是曹文还是霍文,都在说传统媒体啦新媒体啦,但独独就是没人说,到底啥是新媒体。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不是新媒体,没疑问。至少曹文霍文,都认同。
但请问:门户算不算新媒体?
&…
一
知名自媒体人谢璞前两天写了篇帮陆金所说好话的文章《中国为何能在互联网超越美国?》,不过他在文章的第一段就声明,他弄了个标题党,其实应该是:“中国为何在互联网应用层面能够超越美国”。
还算清醒,哈哈哈。
谢璞在文中列举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口红利”,也就是庞大的中国人数量,相对会更容易支撑起一个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二个原因是“落后”。
落后能够出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就是有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可能会被大幅缩短。
其实这一点在某些落后小国也出现了。比如说,肯尼亚。
这个贫穷的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很发达,超过一半…
一、
事实上,第一家在中国做生态的互联网公司,是阿里。
不过这个生态里,大多数玩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
淘宝是一个很庞大的生态,时至今日,已经有数百万商家。另外,这个生态里,似乎还有着一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味道。
我认识一个姐们,以前是卖家,第一批入淘卖家。卖货卖了几年后,实在觉得累(不是没赚到钱,而是赚这个钱极累),就去淘宝大学做讲师,有经验有资历有技巧,讲的都是干货。再后来,做讲师的人多了,她又改行去做面向卖家的crm了。
二、
这是一个所谓生…
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曾在复旦大学的一次公开讲演中,提到了“两个舆论场”。他引用了一句网上的调侃:“看半天微博,要看七天新闻联播才能治愈。”基于这个调侃,他承认中国的确存在两个舆论场。早在2008年,人民日报建立舆情观察室的时候,就提出要打通体制内和民间的两个舆论场,2011年,又以郭美美事件破题,发布过一篇题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文章。
不仅人民日报社长这样高级别的宣传官员承认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但凡经常泡BBS混微博的普通人,也会有这种体验。这是中国的特色吗?
两个舆论场的形成:后媒体时代的重要特…
人们通常认为,媒体就是新闻,媒体就是没有“ 钱“途的行业。而这篇文章将一步步解剖媒体的真核;沿着”媒体“发展的脉络,展现媒体不为大众所知的想象空间。
离开,只是思维逻辑再跟不上,操作方法再也无法适应,不要扯一块情怀的悲情布来掩盖。
这么有想象空间的东西,被做成了需要拼尽全力方能生存的东西,不是敌人狡猾,而是自己无能。
一
我的一位学生,她的男友在清华。最近她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某公司今年11*…
所有的创业,都始于贪婪和想当然。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句话大部分情况下是真理。我的一位朋友回了一句话,我稍许修改一下,以符合上下语境:所有的胜利,都来源于熬得住和有运气。创业也就两条:其一有足够的本钱支持你的贪婪,其二有足够的运气。
最近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阿里上市,成就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一件是界面上线,风传为数亿美元实则投入一亿人民币的泛财经网站数月后终于揭开了面纱。而我,由于游走于互联网和媒体之间,这两件事,都极其吸引我的目光。
在一个群里聊到“界面”,有友人认为这个网站不…
问:最近两天我的朋友圈突然被澎湃新闻刷屏(可能本人圈子里媒体人多吧),于是急忙下载来研究,搞半天也没研究出什么新意,我怀疑是否因为自己过于技术眼光或者有什么先入为主的概念,导致目光短浅,看不出来。求教各位知乎达人。
答:
创新点很多,一一道来。但请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所谓的创新点,是指传统媒体圈里的。太阳底下无新事,如果放眼全球或者全国,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不创新了。算是一种传媒借鉴圈外做法。
其一、营销创新。邱老板利用他的文采,写了一篇极好的软文。很多人被刷屏,已经说明问题了:效果很好嘛。澎湃其实早就上线了(安卓版app也早就有下载了),…
“恐怕很难找到比电影更迷人的产业了。”美国资深娱乐产业分析师、金融经济学博士哈罗德沃格尔在他的《娱乐产业经济学——财务分析指南》一书中这样写道。沃格尔这里所指的产业显然是“娱乐业”。游戏、体育、博彩等都是娱乐业,但电影这个行当,既有高大上的艺术感,又充满着商业价值,覆盖人口极广,而且属于高风险高收益,所受的影响变量极多,无怪乎要用“迷人”二字。
中国电影业与资本市场结合后,发展迅猛,催生了11家所谓“广播电影电视产业板块”的国内上市公司,还有博纳影业这种海…
由传媒梦工场、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和传媒杂志社合作成立的媒体微博运营研究项目组的《2013媒体微博运营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了,通过这个报告,我们得以一窥在当下的微博生态中,11万媒体微博账号们的表现。这份报告主要基于新浪微博这个场域,虽然众所周知,新浪微博在13年已经没有了11年鼎盛时期那种“现象级产品”的风光,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作为一个快速且能大范围传播的媒体平台,在中国,没有新浪微博的替代者。它对于媒体这种追求大众传播的组织来说,依然意义重大。故而,非常有必要详研此份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了几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平常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