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领域:比较金融体系,汇率理论,实证金融理论,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开放宏观经济学

这次“汇改”的意义何在?


  中国央行决定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汇改举措迈出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尽管在选择汇改的时机上,考虑到了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释放有利于今后汇率走势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的因素,同时,稳定贸易的方针今天也更多地依赖海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势头,而与汇率调整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但是,汇改更主要的目的还是表达了中央政府今天把它作为目前一系列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坚定信念。如果说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拉开了中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双轨制&rd…

Read more

关键要让企业愿意做实体经济


   今年我国外贸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首先,出口方面,由于欧元区经济起色不会很大,所以我们主要看美国,美国经济复苏的状况将直接关系我国的出口增速。但目前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美国失业率的下降还不稳定,而就业状态关系到美国居民的消费和我国对美的出口。其次,进口方面,我国经济疲软,进口需求放缓;同时,欧美对华高精尖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仍不愿放松。

 
  前两月我国外贸逆差42.5亿美元,而3月份外贸实现逆差向顺差转变,整个一季度实现外贸顺差6.7亿美元。外贸顺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抓住机遇扩大了出口规模;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进口需求减…

Read more

银行资产质量问题比“暴利”更让人担心


  3月15日周小川行长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对社会上普遍认为银行存在“暴利”的批评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经济周期的调整左右着银行利润的增长。而前央行行长、现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吴晓灵女士却坦言:中国银行业巨额的利润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不管两位有着丰富央行经验的领导是否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但我想说的是,今天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在不断积聚,即使银行业有着丰厚的“利润”,但也冲销不了这两年由地方债和楼市按揭贷款所造成的、日益恶化的银行“资产”。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

Read more

两手准备应对贸易战


   近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迹象,作为世界经济第一、第二大国之间的贸易纷争,对依然处在疲软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至少从短期而言,贸易保护主义会加剧。从中长期看,贸易战会扭曲各国资源的配置,使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全球经济发展效率大打折扣。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当下依然违背自己倡导多年的自由贸易的理念,以贸易战来维护和争夺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单边利益,究其原因,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不可调和的“高失业”问题。众所周知,这场危机让美国不得不又一次进入漫长的周期调整。尽管美国经济已经开…

Read more

对中美贸易摩擦不应心存“幻觉”


   最近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迹象,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和第二大国之间的贸易纷争,对依然处在疲软复苏阶段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至少短期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名义上看似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锁国式经济结构调整,都会造成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萎缩,从而进一步增加各国摆脱金融危机的调控成本。从中长期看,贸易战会扭曲各国资源的配置,使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效率大打折扣。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当下依然违背自己倡导多年的自由贸易理念,以贸易战来维护和争夺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单边利益,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不可调和的&ldq…

Read more

金融对美开放时机未到


  美国对中国合作战略中为何看重“中国市场开放”这一问题呢?我想主要是今天资本流动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全球创造的财富都汇集在欧美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尽管美国也将其中一部分借来的钱去发展自己的高端科技、军事实力等,而大量的钱却流入到了华尔街的金融网络中,这才演变成一场全球的金融大泡沫。但是,危机后的这些年来,我们却看到了两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就是资金的走向。也就是一部分资金虽然还继续躲在美国债券市场上避险,造成了美元没有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走软,反而有继续增值的态势,这使得美国企业复苏的步伐受到压制,它反过来又逼迫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放宽货币政策;…

Read more

民营经济的活力是中国转型的关键所在


  在欧美经济日益疲软的大环境下,在政府推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减弱和货币政策又进一步趋紧的格局下,中国经济似乎正在失去以往推动我们增长的“全球化红利”和改革开放为特征的“制度红利”,不仅如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也在面临着“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减弱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从刚刚公布的2011年关于中国的物价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率等各项关键指标中,我们也能意识到:中国经济今天来到了需要抗衡短期经济通缩(长期经济滞胀)风险、确立具有市场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十字路口。尽管发展模式的…

Read more

欧债危机对中国可能有两种影响趋势


  如果欧元区流动性危机爆发,短期内会打乱中国调整外储结构的步伐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在中长期内会影响中国企业生产的成本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进而影响中国的发展战略方向。如果没有出现流动性危机,中国则应在治理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国际事务中加强与欧洲多方面的联手。

  标准普尔公司选择在新年伊始下调欧洲九国信用评级。以这种方式激怒正在为打开解决债务问题的出路而不懈努力的欧元区各国首脑,不由得使我想起前不久世行行长佐利克和IMF总裁拉加德在不同的公开场合都说过的一番令人担忧的告诫: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危险阶段,所有国家都要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否则世界将…

Read more

中国经济的活力靠什么来打造?


  在欧美经济日益疲软的大环境下,在政府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减弱和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的格局下,中国经济似乎正在失去以往推动增长的“全球化红利”和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制度红利”。不仅如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减弱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从刚刚公布的2011年中国物价和经济增长率等各项关键指标中,我们也能意识到:中国经济今天来到了需要抗衡短期经济通缩、长期经济滞胀风险、确立具有市场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十字路口。尽管发展模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努力,从理论上讲,需要我…

Read more

让标普“闭嘴”不是一张“关键牌”


  今年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欧债问题再次传来了不祥的声音: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13日再次启动了它强大的话语工具——宣布对欧元区除希腊以外9个国家的信用评级下调,其中包括一直持有最高3A级的法国和奥地利。标普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激怒”正在为债务问题烦恼而且也在为之打开解决出路进行不懈努力的欧元区各国领导,其中按它所说的一个最质朴的理由就是要提醒德法两国首脑“现在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来迅速缓解由欧债问题引起的日益扩大的欧元区违约风险,因为市场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看到德法在艰难的磨合中所迈出的合作救助的一小步。听了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