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领域:比较金融体系,汇率理论,实证金融理论,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开放宏观经济学

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渴求金融改革


  处理好“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之间、“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当前尤为重要。我们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中国金融的脆弱性和“实质不对等”对外开放要求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对中国产生的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效果。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动荡格局,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抗衡经济硬着陆的救市政策所造成的“流动性泛滥”的后遗症,需要由金融部门大力扶持而形成的新一轮充满活力的实体经…

Read more

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2012陆家嘴论坛的最强音


  一年一度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又拉开了帷幕,今年来自海内外的与会嘉宾是最多的。大家聚集上海,关注中国经济,期待中国金融发展,因此对顶层设计者的每一个声音都细细品味,而且,迅速地做出了反应,并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这让所有的参会者分享了到了“世界经济如何过冬”今天所最最需要的集体的智慧!总之,从这次论坛中能听到的最清晰、最频繁、最强烈的声音就是“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此,我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调研谈点自己的心得。

  众所周知,2008年美国金融创新的滥用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在失衡结构中的增长势头,而且也让缺乏抗周期调…

Read more

中国注资IMF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中国央行6月19日晚间宣布,中国支持并决定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增资,数额为430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号大国美国却没有参与这次的救助活动!如何来解读中国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模参与到国际救助机制的阵营中。其主要的动机来自于以下三点:

  首先,中国和欧元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政府层面上而言,我们外汇储备多元化结构离不开欧元资产,如果欧元受到这次欧债危机的巨大冲击而大幅贬值的话,非常影响我们刚刚开始的储备资产优化的战略。另外,欧洲对我们官方资本和国有企业与美国相比没有太多歧视性的保护主义做法。

  从企业层面而言,欧洲有很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解决了我们就业、…

Read more

须倒逼华尔街强化国际监管


  摩根大通是目前美国资产最大的银行,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被视为“华尔街的模范生”,但近日出现高达20亿的巨额亏损,不能说仅仅是缺乏对一个小小交易员的监管而造成的。很大一个原因是首席执行官戴蒙“容忍”交易员伊克西尔的风险套利,因为他给公司带来了令人羡慕的收益,这让管理层放松了对风险的警惕。在经历次贷危机的教训后,为什么美国银行业至今还存在着监管的漏洞呢?

  对银行的监管,不仅要监管银行内的个人,更要监管整个银行团队。如果只是银行高层对下层进行监管,那么谁来监管那些“监管者”呢?过去,美国金融界通常以为,如果某…

Read more

“海绵功能”的缺失让货币政策变得更加“谨慎”


  我国存准率终于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但是从下调的幅度和选择的时机上看,还是能看出这段时间以来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运用上提防滞胀、用心良苦的谨慎特征:一方面,从反映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所带来的实体经济疲软的宏观数据上看,央行的货币政策未来应该走向宽松的通道,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是,另一方面,从欧美日三大国依然保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热钱流入和由此引发的外汇占款的压力,从而造成虚拟经济流动性泛滥的可能性来看,央行又不能容忍货币超发去冲击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比如,前一段时间突出暴露出来的实体经济“钱荒”和虚拟经济“钱流”…

Read more

银行暴利为何不分红


  3月15日周小川行长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对社会上普遍认为银行存在“暴利”的批评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认为经济周期的调整左右着银行利润的增长。而前央行行长、现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吴晓灵女士却坦言:中国银行业巨额的利润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

  不管两位有着丰富央行经验的领导是否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但今天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在不断积聚,即使银行业有着丰厚的“利润”,也冲销不了这两年由地方债和楼市按揭贷款所造成的、日益恶化的银行“资产”。

  从本质上讲,中国银行业近几年&ld…

Read more

国际货币体系正在重建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世界经济脱离了“金本位”下自动调整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美元主导的“信用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持续的贸易逆差,美国向世界输出了大量的美元,从而确保了经济全球化状态下国际投资和贸易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对货币流动性的巨大需求,但是,自2008年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深陷“特里芬两难”困境的美元,终于打破了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发挥的流动性、稳定性和主导性作用的平衡功能。而挑战美元脆弱性的欧元体系,也因为经济周期向下调整速度的加快,金融机构&…

Read more

世界经济脆弱的根源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世界经济脱离了“金本位”下自动调整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美元主导的“信用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持续的贸易逆差,美国向世界输出了大量的美元,从而确保了经济全球化状态下国际投资和贸易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对货币流动性的巨大需求,但是,自2008年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深陷“特里芬两难”困境的美元,终于打破了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发挥的流动性、稳定性和主导性作用的平衡功能。而挑战美元脆弱性的欧元体系,也因为经济周期向下调整速度的加快…

Read more

这次汇改的意义何在?


   中国央行决定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汇改举措迈出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尽管在选择汇改的时机上,考虑到了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释放有利于今后汇率走势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的因素,同时,稳定贸易的方针今天也更多地依赖海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势头,而与汇率调整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但是,汇改更主要的目的还是表达了中央政府今天把它作为目前一系列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坚定信念。如果说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拉开了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发展的“双轨制”序幕,那么,…

Read more

滞胀风险 不能忽视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比市场普遍预期的8.3%要低,而且是连续五个季度增速回落;另一方面,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而这个数字又比市场的预期要高一些。从这两个出乎意料的数据和进一步细读13日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布置的九大重点工作内容,我们似乎更能感受到未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滞胀风险不容忽视,虽然近期的数据明显表现出企业的利润在下滑,但是,信贷的增长明显加速,一季度其中新增贷款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70亿元。其中用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贷款8320亿元,规模显著下滑;而短期贷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