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潘发勤

教育学博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与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数字吉利与否取决于心态


一些国人喜欢数字命理学,总认为某个数字吉利,某个数字不吉利。其实,吉利与否,其间没有必然关系。即使有巧合产生,也全在于你的心态与看法。

   8”在汉语中的发音近似于“发”(即发财)。相反,“4”则是大凶之数,因为其发音与“死”相近。于是乎,公寓楼的第八层售价较其他层数为高,带“8”的汽车牌照和手机号也是如此。有些地方的车管所也结合民众忌讳带“4”号码的风俗习惯,删除所有带“4”号码的小汽车号牌。投资者…

Read more

台湾的能力本位训练


台湾的能力本位训练

 

原载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台湾省是我国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较早重视"能力本位训练"的省份。台湾有关部门和职业训练研究中心联合推出"能力本位训练"计划。台湾教育界认为,21世纪是社会形态多元化的时代,是"新人力主义"时代,企业生产等各行各业都要加注重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而通过"能力本位训练",就可以为企业培养学有专精的人力资源。他们认为,能力本位训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95%的专业能力的培训都可以通过能力本位训练来进行。它可适用于养成训练、在职训练、转业训…

Read more

让孩子多朗读汉语成语


朗读汉语成语的三个好处

一、朗读成语是扩大关键语汇、了解文化精粹的捷径。   

成语同一般词汇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更加典型、系统、丰富,它是历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结晶,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成语是现在仍然使用、但又反映了历史典故的"活化石"。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我们能看到大中学生有拿着一本英语词典从头记忆英语单词的现象,能听到诵读中国经典的倡导(有论者要求学生不求甚解,长大后自然明白)。相比之下,读中国成语,对学生来说则是更为轻松快捷地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关键词汇的…

Read more

古代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对日本熟语的影响


潘发勤

(山东理工大学教科所)

本文原载于《石家庄学院学报》2004-4

其他转载  1.东亚文化论坛   2.武汉中和投资有限公司   3.中国语文教学

摘要中日两国的教育交流历史悠久,它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儒家思想和古汉语是日本文化和语言词汇的重要渊源之一,分析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熟语,就可以看出日本语的许多典故谚语来自于中国的古典、寓言故事和成语。比较中日熟语的渊源和相互影响,对于学习语言和反思祖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交流  文化  熟语&nbs…

Read more

天才究竟在何处?在大脑细胞之中?


近年来不时看到关于探究爱因斯坦的天才的文章,而且科学家在不断地进行研究,也有新的报道不断出现,但给人的感觉是步履维艰,研究结果大同小异。

不少科学家都集中于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198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中左顶叶部分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比例远远大于常人。

近日又看到一则最新研究,据英国《卫报》报道,科学家近日发现了这种脑细胞在过去不为人知的作用。过去人们一般认为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就是把神经元集结起来,此外没有其他特别的用途。但瑞士洛桑大学的沃尔特拉等研究人员在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神经学杂志》上的成果中认为,神经胶质细胞能够为神经回路提供能量…

Read more

老先生的精神 后辈们的榜样 ——记比较教育名师王承绪先生


走近教育家 

老先生的精神 后辈们的榜样

             ——记比较教育名师王承绪先生

          (作者 潘发勤  原载于〈教育家〉2004-12

2003年11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向浙大终身教授、比较教育专家、92岁高龄的王承绪先生颁发了&l…

Read more

艾滋病预防与性纯洁教育


   [另见光明观察 2008-12-1 刊发:性纯洁教育: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读易富贤写的《性文化·人口·民族兴衰》,觉得作者文中所言极是。恰逢121世界艾滋病日也写点自己的感受。

 

艾滋病预防与性纯洁教育

 

  近年来艾滋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渗透,同时经血液传播发病下降,性和静脉吸毒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逐步上升。 据山西省卫生部门统计,前几年发现的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多数为地下卖血者、吸毒人员和卖淫者等高危人群,而近两年机关干部、大学…

Read more

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教育作支撑。和谐社会须由和谐发展的人来建设,而人的和谐发展需要和谐的教育发展观,需要和谐的教育。所以探讨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就显得日益重要了。以下随笔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有关和谐的教育发展观的思考

 

英才教育 大众教育 素质教育 

 

内容提要  英才教育、大众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三者之间虽然存在冲突,但更多的是相互促进。中国强盛必须同时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大众高等教育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施英才教育。

 

关键词  英才教育&nbs…

Read more

就业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吗?也谈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至于就业目标,虽然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迫切解决,但不能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中的大部分恐怕要承担职业教育的重任,非此举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于是在做人与做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工程技术)的冲突与和谐问题将会继续成为有关高等教育目的争论中的热点问题。   

 

就业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吗?

 

—&mdash…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