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冬奥会滑雪女子冠军谷爱凌回应美国媒体批评的传播学议题框架分析


 

      2022 冬奥会滑雪女子冠军谷爱凌回应美国媒体批评的传播学议题框架分析 作者:张京宏 时间:2022 年 2 月 9 日 2022 年 2 月 8 日,中美混血儿、18 岁的中国女选手谷爱凌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自由 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夺金,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第三枚金牌。谷爱凌出生 于美国,成长于美国加州,她的比赛成功不仅收获了中国网友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包括美 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等美媒的关注。
      根据媒体消息,谷爱凌夺冠后立 刻有大约几十个品牌签约代言,目前已经播放品牌广告的有蒙牛牛奶、科勒卫浴等,以平均 每个代言 150 万美元计算,经纪公司抽取三成、谷爱凌本人七成算,税后收入也过亿。
      人怕成名猪怕壮。这是中国文化传统逻辑。三十年前李保田、赵丽蓉、葛优主演的电影 《过年》中,李保田有一句台词很经典:富有而让人看不出,难。美国式文化不是如此,在 美国文化中,PAY TAX (主动纳税,特别是所得税,直接税的一种)在民间是光荣行为,和 中国民间文化中“逃税避税”才是有本事的价值观取向相左,截然相反。 谷爱凌出名了,现在这几天是一片叫好声,正常情况下,过些时间国内会有不同声音出 来,只是时间问题。美国媒体《纽约时报》中文版已经发出了公开批评意见,大概意思是说, 谷爱凌出生美国,成长在美国加州,代表中国夺冠,既要“取悦”中国,又要在美国和全球 推销自己。之前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就以“不知感恩的美国孩子”(ungrateful child of America),形容谷爱凌。
      面对批评,这个 18 岁的中美混血姑娘不加思考地说出了这样的话进行回应:
      01. 我一直感谢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国家成就了自己;
      02. 两个国家都非常支持并将会继续支持自己;
      03. 自己认为体育使命是促进国家之间联系,体育作为一种团结的力量而不是分裂的力 量;这会让每个人受益。
      这个议题框架直接定位为“体育是国家间沟通联系方式之一,是促成团结的力量”。在 这个议题框架下,作为中美混血儿,为促进两个国家交流联系,促进团结而奋斗(沈宗南、张京宏:《营销传播学》,世新大学,2010)。 议题就此结束,回答中并没有涉及品牌代言问题和收入问题。这个回答,无懈可击。 发展中的中国和发达的美国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分析两个国家的 GDP 构成,可见端倪。 两国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法治规范水平、公共服务标准等,诸多方面还有 较大差距。
      包括举办这个冬奥会,中国政府直接预算投资 39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北京张家 口为了冬奥会修建的高铁,过去北京到张家口还是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绿皮火车,单程四五 个小时,而高铁单程只要 45 分钟左右。中国 2008 年奥运会预算 70 亿美元,最后花费 420 亿美元,是预算的 6 倍。中国人民为了展示给世界人民更好的形象,在疫情大环境下举办冬 奥会,除了巨大经济成本,还有机会成本,政治成本(长篇小说《卤阳湖》,张京宏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如果没有持续发展并持续强大的中国, 谷爱凌也就没有这样一个一夜成名的平台。作为中美混血儿,过早成名,对她今后未必好。 今后她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以来两国政治波澜起伏情况下,任何一个错误, 都将万劫不复。 从传播学议题框架设定来看,谷爱凌这次媒体应对自然大度,无懈可击。
      2021 年,《南 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访问谷爱凌,她说体育不是政治,而是在挑战人类极 限,将人类连结起来。谷爱凌曾拒绝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访问邀请,因为 对方可能要求她谈如何看待中美之间博弈的敏感话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