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场子
到超市内部巡视一番,就发现消费者只是三三两两,一点没有印象中超市人流如织的意思——其中的一家还在调整货品,看着就像要撤场一样冷清。
连续观摩几家超市,更新了我的认知:原本作为超市粮仓的外租区,现在空置率非常高。
先头看的两家超市店面,外租区都只开了一个十元理发店,其他商家都已撤场,而这个理发店的面积最多也就在十平方米左右。
这两家超市的外租区面积都在大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空置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巨变
这二十年来,超市一直被视为商业客流的泵水机器,是综合体里面的核心主力店,如今俨然成了边缘业态。
在商业业态中,超市最是关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存难度应该是最小的——您再怎么节省,超市中的货品多数是您的刚需,您还是得买。
超市是百姓生活最后退无可退的消费场所,如今却变得如此景象。
当年的超市不只享受了低租金,再把外租区高价租给商户,就基本上填平了超市的租金支出,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彻底改变了。
改变
当一条裤子破个洞时,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打个补丁——不能为了一个洞就把裤子给扔掉,谁大谁小最得拎清吧。
如果一条裤子只剩下一小块没坏,就不能用补补丁的办法来解决了——这就是某些超市的现状,已经不能只是补招、填铺来解决了。
于是得去除填铺思维,需要重新定位,重新招商,才有可能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