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之12:否卦的哲理意涵
否卦的哲理意涵:事物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对待与目标事物相随相伴的对立事物。其一,要及早有效处置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其二,要从长远角度来持续处置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其三,要防范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反客为主情形的出现;其四,对待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要遵从自然规律;其五,要有效对待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直至对立事物彻底消退;其六,要善始善终地认真对待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的含义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不利于预期目标的问题,重要原因在于相伴相生事物的对立,如不及时而有效地处置,最终付出的代价将大于所得的收益。
“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含义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有效地对待与之相伴而生的对立事物,直至对立事物的消退。如同,杂草在竞长中失利,则不再壮大。对于庄稼的正常生长而言,终于根除了隐患。日益枯萎的杂草正好用于系捆桑树。
转摘自钟茂初:《<易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