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谋定两个梦想-农业大健康·万祥军:耐盐碱海水稻示范
(中新网青岛3月5日电 (记者 杨兵 胡耀杰))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 :“我必须致力于耐盐碱海水稻示范成功。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和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谋定研究: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对话袁隆平,听院士讲述他的人生与梦想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针对当地自然条件,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为后期大面积试种提供数据样本。
万祥军说:中国高产“海水稻”试种已经取得成功。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其“海水稻”团队在中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同时进行水稻插秧“拓荒”。他说:“这是中国首次在五大类型盐碱地上同时进行耐盐碱水稻的区试和盐碱地稻作改良的产业示范,标志着‘海水稻‘项目进入了产业化示范推广阶段。
此次插秧分别在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龙江大庆、山东省东营军马场、青岛城阳区、浙江温州同时进行。这五个地方分别代表了新疆的干旱半干旱盐碱地、东北的苏打冻土盐碱地、环渤海盐碱地、滨海小流域盐碱地和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等类型。 陕西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和退化耕地的稻作改良,基本实现了“海水稻”对中国主要盐碱地类型的“全覆盖”。
“海水稻”指的是抗盐碱的水稻品种。在过去,水稻被植物学家列为不耐盐作物。不过,经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差异巨大。由于中国有将近15亿亩的盐碱地,开发能够大规模种植的抗盐碱水稻品种,一直是中国水稻育种专家的一项任务。
2017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采用千分之六盐度海水,对300多个耐盐碱杂交水稻材料进行全生育周期灌溉,其中编号为YC0045的材料亩产达620.95千克,同时测产的另外3个材料亩产也均在400千克以上。 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1亿亩,按最低产量亩产300公斤计算,每年可增产3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湖南省的年粮食总产量。”
图示:大棚里,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工程师张国东正在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仔细记录空气湿度、温度,测量Ph值。
内蒙古乌兰浩特举行的“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现场测产验收评议会”
在中国开展海水稻实验示范
2020年耐盐碱水稻面积预计百万亩
在3月5日举行的青岛市城阳区盐碱地稻作改良万亩示范基地开工仪式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表示,今年在中国示范种植耐盐碱水稻的面积预计可达百万亩。据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计划在中国开展海水稻万亩实验示范,在山东示范推广耐盐碱水稻一万亩以上,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示范推广五千亩以上,海水稻研发团队2020年在中国的示范种植面积将达100万亩。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栋表示,海水稻万亩实验示范将种植包括“超优千号”的耐盐碱水稻,万亩片实验示范一期落户青岛市城阳区。张国栋称,其团队计划5至8年改造1亿亩盐碱地,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为世界多养活5亿人口。目前,团队的土地改良业务在海内外均取得良好成果,在中国山东青岛、陕西延安、新疆喀什、浙江温州、黑龙江大庆及阿联酋迪拜等7个特征地域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并建立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平台,总示范面积2万亩,合同额1.5亿元人民币,储备土地改良面积超过50万亩。
开工仪式上,袁隆平在致信中表示,2019年在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地试种500亩“超优千号”耐盐碱水稻取得比较好的结果,平均每亩单产达600公斤,高产田块达800公斤,为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计划2020年将“超优千号”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
现场看到,在研发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紧张忙碌地检测稻种样品,测试种子发芽率,通过对中国各基地水土气候条件分析,选择符合当地光热条件的品种材料并将种子进行筛选,为中国各基地的海水稻种植生产做好备种分装。
据悉,中国有15亿亩盐碱,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隆平院士认为,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且盐碱地大多分布于贫困地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可以有效地带动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激发海水稻全产业示范展示效应
“海水稻”的高寒耐盐碱水稻青岛海水稻团试种
近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中,俗称“海水稻”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开始试种,这是海水稻在柴达木首次试种植。经调研考察并从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获悉,青海昆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此次共引进17个水稻品种,开展前期盐碱地改良及高寒耐盐碱水稻(以下简称“海水稻”)高产技术研究项目,目前部分品种长势良好。
“从4月27日到30日进行初期播种,目前来看,这批秧苗长势很好,正常情况下,五月底就可以进行大田插秧。那时才能了解这些秧苗对耐盐碱性、气候的适应性。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做水稻种植试验。大田插秧后,在九月底会有结果。到时候我们会根据“海水稻”的产量、品质等进行测评,以此来判断今年的试种是否成功。” 弯腰细看,不到10天的时间,“海水稻”秧苗已高达5公分。
据了解,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旗下的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在育种和种质资源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四维改良法”技术,根据我市土壤情况,从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抗逆性作物四个方面优化最优配比,通过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耐旱试验等方法,筛选和培育耐寒耐旱水稻品种,培育高原寒地“海水稻”。
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万祥军表示:袁隆平及其团队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地方农业现代化转型,打造“盐碱地改良+海水稻种植+数字化农业”的新模式,为格尔木乃至青海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优质稻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研发副主任李继明介绍:“我们现在实际上平均产量是400公斤以上,我的目标是500公斤-600公斤,另外耐盐碱,目前是3‰-5‰,耐盐碱的目标,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超过6‰。”
我国自2018年开始,海水稻在全国试种材料已达到3000多份。去年在山东东营试种的耐盐碱超级杂交水稻超优千号,亩产曾达到800公斤。2019年全国海水稻试验基地达9个,覆盖新疆、黑龙江、浙江、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示范种植面积近2万亩,均取得良好的成果。
今年城阳将新增改良盐碱地约4000亩,完成海水稻示范种植与产业化推广近5000亩,同时将持续通过农业智能芯片、云平台等软硬件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示范应用,推进“盐碱地改良+智慧农业”模式打造,激发海水稻全产业示范展示效应。
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试种水稻
内蒙古乌兰浩特举行袁隆平验收评议会
“你看,这里原是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pH值9左右,盐度达0.6%。如果今天测产结果突破500公斤,那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24日,内蒙古乌兰浩特举行的“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现场测产验收评议会”上,等待结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一边翻捡收割后的秸秆查看稻谷损失率,一边向科技日报记者说。
测产地在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是内蒙古兴安盟新启动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也是苏打型盐碱地稻作改良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用于引进耐盐碱植物种类,边试验示范,边推广。其中,以耐盐碱水稻种植为主,有水田面积约600亩,通过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资源鉴定、引种观察、品种筛选展示扩繁,及肥料试验、改良剂试验等。目前,这里自选和外引品种资源达600余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地“pH值9左右、盐度0.6%”的属性,这让它成为了盐碱地的“高配”。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张玉烛解释,我国盐碱地主要分两大类。其中一种是东北内陆苏打盐碱地,主要危害在于碱。碱可导致土壤板结、不渗水,大大影响作物对肥料等营养的吸收。通常,pH值高于8,就很难生长作物,而我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此外,盐度高也会破坏肥料吸收渗透系统,易导致水稻不出苗、苗力死亡、不结实等问题。“此前,袁隆平院士定下了目标,盐碱地pH值达9,或盐度在0.6%时,亩产要在300公斤以上。”张玉烛说。
显然, 这“二选一”的条件,这块基地同时“拥有”了。张玉烛表示,东北绝大部分地区盐碱地pH值为8左右,因此,这里可种植的水稻品种,基本能“通吃”东北大部分盐碱地土壤,也正是这一科研的价值所在。袁隆平院士认为,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能大幅提高其耐盐碱程度,这也成为近年来他的“心之所向”。
带着湖南省重大专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内蒙古“落地”。通过杂种技术和有效耐盐耐碱基因、品种资源利用等方式,筛选适合各种耐盐碱土壤的品种。同时,在土壤和耕作上也做了诸多改良,如用生理酸性肥料中和pH值,通过既保水又排水的措施进行水分和肥料管理、栽配管理等。
“我们希望通过3年左右时间,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盐碱地品种改良及种植技术,在兴安盟地区甚至整个东北地区内有一定水源的盐碱地,进行大面积推广复制。现在,我们也在更高盐度碱度的土壤里,种植有600多个资源和组合。我们预计,其中约有15%左右的品种能在这边适用。我们还会对这些品种的抗性做进一步鉴定,明年应有更多适合东北盐碱地的品种出现。”张玉烛说。
齐绍武则透露,我国将组建耐盐碱水稻创新研究中心,由湖南省牵头,加大耐盐碱品种选育、土壤改良及产业化研究。目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已在内蒙古兴安盟、江苏、海南文昌、吉林大安、广西北海等地建立了盐碱地水稻研究基地。
而此次大面积试种测产的最终结果,也成为袁隆平团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上的一份特别贺礼:实测亩产508.8公斤,超过了袁隆平院士的“及格线”。
袁隆平谋定两个梦想-农业大健康·万祥军:耐盐碱海水稻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