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访问大西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698— 756)《从军行七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诗文字里行间抒发“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报国情怀。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邀请,我与易副总编、向教授、陈院长等等一行即将考察该县区域经济,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若羌县面积20.23万平方千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县(约相当于2个江苏省或浙江省)。若羌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地理优势极为突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也是我走遍祖国最后一个省市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第一大流动沙漠。若羌县境内的楼兰古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上的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古丝绸之路分为南线、中线和北线,若羌县是唯一一个古丝绸之路南线和中线都经过的县,是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楼兰古城位于若羌县境内,历史悠久,被称为“东方庞贝城”,吸引着中外历史学者和探险家的向往和关注。古楼兰王国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拥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独一无二的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中国最奇特的阴阳湖泊——鲸鱼湖。若羌县境内的罗布泊在卫星图上显示形似人的左耳,被誉为“地球之耳”,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中国最大、世界上内陆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若羌县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境内平均海拔高4000米左右。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具有极大科学考察价值的地区”。
若羌县有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中国90%以上的胡杨林,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总面积已超过65万公顷,其中在若羌县面积为48.8万亩。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的小河墓地,是世界上出土干尸最多的墓地地——小河墓地,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全长2179公里。若羌县楼兰博物馆是中国唯一收藏楼兰文物和展示楼兰文化的展馆,集中展示了楼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2011年入选中国最具潜力十大遗迹遗址。
若羌县拥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楼兰、米兰、小河、伊循等著名的遗址遗迹,以及罗布泊、雅丹地貌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在若羌境内,是探险爱好者的天堂,堪称“中国探险旅游第一县”。中国最早的屯垦戍边城市——伊循城。中国最优红枣之乡。若羌县红枣发展历时十余载,由于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出产的红枣个大美观、口感甘甜、营养丰富,远销全国各省区及韩国和东南亚地区,成为驰名中外的“红枣之乡”。(图片、资料来自若羌县人民政府官网,特别致谢)
蔡律综合 202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