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让客群上瘾的心理游戏(4月10日)


营销:让客群上瘾的心理游戏(410日)

 

面向市场的交流沟通有不同的境界,比如推销、促销、营销、销售。

销售就是在产品上挂上价签“xx钱就可以把我带走”,让目标客群全然被动地被选择;推销是主动地对陌生人说“我是xxx,我可以干xxx,你买我吧”;促销是对一群人说“你别走呀,快点儿买我买我,只有现在最便宜,过了这村没这店”,营销是对一群人说“带上我,咱们一起走,我陪着你们走,满足你的需求,我可以xxx”。营销所追求的境界是从客群视角出发,“我们,怎么可能少了它。”

 

商品世界就是不差商品,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被做到无限细分,即使无限细分之后,依然可以看到无数的竞争对手。即使你可以做到挖掘得足够的深,也可以把自己提升到足够的高度,甚至可以做到足够的宽度,但即使你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依然发现有数不清的竞争对手在你身边环伺,你总是难以突出重围。

当我们发现了竞品,需要把心态放平和,因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没有竞争者,而且恰恰因为有了竞争者,我们才需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们才具有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就如性别中的男女,碳酸饮料中的“两乐”,手机领域中的IOS和安卓,交通方式中的铁路和公路,你总是需要有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就不可能成为另一个。

竞争的终极效果并不是要消灭对方,而是因为对方的承载而更加彰显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所谓伟大并不是要消灭竞争对手,而是让竞争对手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强大,而自己一直保持与其相伴左右。

 

设定某种应用场景,为自己贴上相应的标签,还有你的核心诉求,有效的核心诉求,总是会让独特的目标客群发现你具有竞争对手所欠缺的一点点东西。当然不要总是从自己身上去找,还需要善于从目标客群的视角与内心世界去寻找,比如你到底带给TA什么收益了。当你习惯于从目标客群的视角出发,寻找并满足他们内心的潜在需求,你就不是在单纯地做推销了。

那么你总是需要给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去选择你。这就需要去解决彼此之间的为什么、凭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比如单纯的某一微不足道的个性化服务方面,假如你做到了,你就会让某个人离不开你,你需要深度考虑的是:TA为什么离不开你呢?

 

任何一个特定的目标客群,他们所需要实现的,都不单纯是物理属性的功能,他们希望被满足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选择,就是在内心有那样的偏好。

一旦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你就拥有了独到的竞争优势,因为你会让对方在有你的时候很舒服,在失去你的时候很痛苦,所以就会尽量去留住你,不愿意失去你。所以营销的核心是换位思考之后的心理游戏,关键不是你是谁,而是在对方的心里感觉你是谁,关键不是你有什么功能,而是在对方的心里感觉你意味着什么。

 

春宝认为,营销的核心是处理关系,单纯的功能性的诉求,应用场景的诉求,以及性价比的诉求,你有什么样的专业和理论支撑等等都是很肤浅的,当然在营销中,这些都是必要的,也是基础,但是当我们挖掘得够深,总是会发现,其实目标客群所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在你的心中我是谁”。那就需要先行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而核心并不是破门而入,也不是不请自来,而是让对方发自内心地邀请并欢迎你的到来。

你以为把自己做到最好就可以了?大错特错!其实站在客群的视角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只要找到很好的感觉,你是谁不重要,我感觉你是我的谁才重要。我在有需要的时候你做得相对专业,而且你认可我,就可以了。你足够重视我,而我也感觉你挺好,就可以了。

 

营销就是确认并做到目标客群内心的位置。在那个位置扎根稳固,避免被替换。越是成熟的目标客群需要的就越是安全稳定,而越是成熟的产品与服务,就越是会给人安全稳定之感,这需要的是忠诚的感觉。只有自己成为对方的唯一,才会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唯一。因为彼此都知道换来换去的太累。

营销策略中常用的“意见领袖”策略,就是利用“意见领袖”的“高光”资源,去调动追随者的羊群效应,而每一只羊都会在内心对自己说“看别人都那么做了,为什么我就不能那么做呢?”

春宝认为,处理相应的关系,需要跳出自己的位置,从对方视角多去考虑问题。所以不要让目标客群感觉你是在跟他勾心斗角,而是要让他感觉你就是傻乎乎地想跟他在一起。而且一直在努力做到更好。你考虑的一直是他的切身利益,是照顾他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去缓解你自己内心的恐慌。

 

销售自己并不单纯是几句话的自我介绍那么简单,而需要基于人性的心理研究所做的游戏,所谓游戏并不是诸如PUA那样,在付出并得到之后的身心掌控然后放肆地蹂躏,而是让对方在获得充分能动性基础上,自主选择与你共舞,因为彼此而得到更幸福更美好的感觉。

营销做的就是心理游戏,就是寻找一种感觉,是一种因为不舒服而感觉痒,因为痒而想要挠挠,只要挠挠就会缓解不舒服,但是过后又会感觉更痒,然后就想继续挠挠,如此的上瘾和依赖性,就是形成复购,并在打造粘合度,这就是在让我们更具有承载的意义和价值。

 

你有没有搭建通向目标客群内心的桥梁?你有没有占领目标客群内心的重要位置,你有没有做到与目标客群之间互动互赢的游戏规则?你有没有融入目标客群的生活,成为其摆脱不掉,也不想摆脱的存在?

每一条蛇都有其致命的“七寸”,每一条狗都愿意让别人抚摸让它感觉最舒服的位置,每一只刺猬在舒服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肚皮亮出来。

春宝认为,即使你让一条狗感觉舒服,都是你存在的价值。因为它离不开你,因为它依恋你,因为它在内心给了你最重要的位置。对任何特定的目标客群都是一样,让其失去戒备、敞开怀抱仅仅是第一步,融入其中跟其共融才是第二步,让它产生依恋上瘾而感觉失去你会不那么舒服是第三步。

难道你还在想着自己的功能、应用场景、独特标签的自我推销境界吗?跳出来吧,从客群的视角,看TA怎么样才会接受你,怎么样才会喜欢你,并离不开你吧。

 

贾春宝

2021410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