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农业大健康·万祥军:谋定功能性农业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标性农产品,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主轴的“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区域展销活动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时期也拉开帷幕。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举办地—山西万荣黄河农耕博览园及时推出的以‘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专场关键是打通农产品销售环节和渠道,这也就是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的发起初心。一年一度的中国亿万农民翘首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深深入农民朋友的人心,11个省区 160多家企业,300余种产品精彩亮相,50余种地方特产免费品鉴。
万荣黄河农耕博览园
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区域展示展销活动
“突出区域和地标性,谋定研究: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沿黄各省区展团经过预期时间的精心布展,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与广大参与者见面。”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这次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区域展示展销活动,旨在呼应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立体展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寓意炎黄子孙从这里走来,并将以此为节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振兴,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进。
本次活动成功以后制定模式,确定永久主题,首届定位年底在广州广交会会点开始,并确定为“2020广州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为此,万祥军倡导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每年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举行。他说:“主打区域特点,突出地标性品牌,集中展示独具强烈地域特色的代表地标性的地方农产品,集中展销贫困地区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展现地标性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助力消费扶贫,推动产业振兴。”
万祥军表示:今年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的关键历史节点,首次走出北京,选择农耕历史悠久的山西运城,表明了国家层面对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山西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巨大肯定和鞭策。他说:“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同时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突出区域特点展示活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黄河流域的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展销活动区设计以‘’中国风格、地域特色、为设计基调,以沿黄流域八省区位位置为设计脉络,以特色农产品为表现载体。
“突出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将地域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有机融合,全面展示黄河流域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上的工作成就。”万祥军最后强调:这次的突出区域地标性庆丰收大展示活动,以“礼赞丰收、致敬农民、回馈市民”为主题,通过运城市“三农”工作成果和地产优质农产品的大展示、大推介、大品鉴,为沪郊农民喜庆丰收搭建舞台,为广大市民体验和分享丰收成果铺设通道,着力促进产销对接,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进一步彰显“三园”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
本次的区域特色地标性农产品的展示活动展销面积共有450平米。分中国农业出版社、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贫困地区、运城特色农产品、山西展厅11个展厅,共有160多家企业300余种产品参加展示展销活动。活动以“庆丰收 迎小康”为主题,以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黄河流域八省区和农业农村部确定的贵州、湖北、湖南等贫困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展销产品涵盖了畜牧、水产、粮油、蔬菜、农产品加工多个特色品类。作为东道主的运城特色农产品展厅征集了50余种地方特色农产品供参展群众客商免费品鉴。
“我之所以要倡导和发起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目的是践行《硒产业谋定功能性农业-万祥军: “两会”提案推农业大健康》,并在理念和思想进行渗透和普及,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赋予国家农业3.0发展导向,即解决吃的健康,吃的有营养。”万祥军在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万祥军说:“提出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不仅仅是强化广大群众的消费理念,更重要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并提高特色地理性标准农产品的附加值,及其功能性内涵,解决农民丰收了但不增值瓶颈。
“同时,还得强化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交易会功能,以实现产销对接,农商互联,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题探索全新机制和搭建全新平台,这一切旨在服务三农事业,强化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他表示:接下来就要完善功能性农业技术,产业基金的建立和农产品销售体系的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各类电商平台、连锁商超、批发市场等重点渠道,打通产销环节障碍。”万祥军说。
我们还要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特别是推动乡村振兴对更好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才能真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我们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摆脱贫困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与目标。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高起点推动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效,也决定了贫困人口脱贫之后能否持续增收致富。两者相互促进。我们要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使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统筹推进,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要及时总结提炼各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其上升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相关制度机制。比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等一系列工作,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标准要求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
例如,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井冈山市,在机制建设上着眼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机制作为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机制固定下来,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本地实际、有利于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
“国家中国领导人指出,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万祥军研读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印发《通知》,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发挥农产品流通对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为此,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最合适的一种完成农商互联的形式。对于“农商互联”的内涵,万祥军解读表示,农商互联是指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精准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实现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
万祥军指出,商互联与以往的产销对接相比,具有全面、精准、深入、紧密、长期、稳定等特点。其中,全面精准是指各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包括批发、零售、电商等在内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全面合作,引导农业以销定产,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他说:“深入紧密是指以订单采购、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农商双方除买卖关系外,还是合作伙伴关系,利益联结更加紧密;长期稳定是指通过打造产加销密切衔接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条,将一次性的、松散的、随机的买卖关系固化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产销渠道畅通、生产消费双赢的新型农商关系。”
“农商互联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有利于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密切城乡联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产品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特别重要的是,有利于打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渠道,助力产业精准扶贫。”万祥军表示。
促进消费升级是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的关键,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难以销出去;另一方面,随着个性化消费的不断增长,消费者对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也难以满足。通过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让偏远、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与城市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对接,有助于丰富百姓"菜篮子""米袋子",促进消费升级。
广州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秘书长李加映说:黄河区域展示活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他表示:通过黄河区域的“三农”工作成果和地产优质农产品的大展示、大推介、大品鉴,为农民喜庆丰收搭建舞台,为广大市民体验和分享丰收成果铺设通道,着力促进产销对接,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进一步彰显“三农”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
位于山西运城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园区总占地面积230余亩,主要分三个区域,A区为广场演艺区,通过三个广场布局,展示天圆、地方、人和的农耕文明要素,揭示农耕文明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B区为主题展馆区,展馆由沿黄9省分别布展,通过对黄河文明和各自省份农耕历史的梳理,搭建起黄河农耕文明的传承平台;C区为实景花海区,通过微地形花海,突显黄河沿线的地形特点、气候变化等细节,并在黄河发源地、流经运城节点、黄河入海口等重点区域布设代表性文化元素,全面展现黄河流域文明形态。
山西运城市隆重举行
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
运城日报讯(记者 王文军 张 越)神州上下庆丰收,河东大地领风骚。9月22日,农历秋分时节,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隆重举行,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启幕。
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活动并为2020年“全国十佳农民”和第二届全国“十佳最美农技员”代表颁发证书。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出席并致欢迎辞。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活动。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武,国务院副秘书长高雨,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广德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廉毅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迎光,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等出席活动。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雅文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出席活动。楼阳生在致辞中说,此次丰收节主场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落地山西,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省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山西将以东道主身份,精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充分展现山西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彰显特优的现代农业、缤纷多彩的丰收美景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采。并以此为契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夯实“三农”基本盘,奋力谱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上午9时许,在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广场上,曲调昂扬的歌伴舞《这里最早叫中国》拉开了主场活动的帷幕。铿锵有力的鼓乐《鼓舞中华庆丰收》,敲出了农民奔向小康的精气神;黄河九省区农民歌手演唱的名曲联唱《黄河放歌》,唱出携手同抓大保护的决心和信心;蒲剧联唱《农耕源·黄河魂》,展现了河东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演唱的《丰收之歌》,唱出了新时代的豪情满满。社火表演、临猗桌子戏、农民楹联大赛、农民魔术表演、广场舞、电商销售、非遗展览、贫困县农产品和山西药茶展销遍布广场四周,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朋友和现场农民欢聚一堂,共庆丰收、共迎小康。
据悉,农民丰收节活动包括黄河流域九省区联动举行“庆丰收、迎小康”系列活动、金秋消费季活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启动丰收历史文化数字保护工程等。在运城市的主场活动共有七项。
分别是群众联欢活动及“全国十佳农民”和全国“十佳最美农技员”代表颁发证书仪式,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共同歌唱丰收、鼓舞丰收、联唱丰收;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三农”领域专家学者作乡村绿色发展主旨演讲和主题报告,聚焦乡村振兴路径、模式和经验,对黄河文化、传统农耕文化进行研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主题展馆展示传统农耕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示黄河流域九省区传统农耕文化、乡村传统艺术作品及非遗产品展示,聚焦弘扬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
接下来,还有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全面展示脱贫攻坚的成效,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活动,引导广大电商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永济市鹳雀楼举办的2020年丰收歌会和永济市伍姓湖湿地公园举行“奔向小康”长跑比赛活动,多形态、立体式展现中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丰富多彩的丰收美景和广大农民的时代风采。
“”丰收节期间,除了主会场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的系列活动外,运城还在万荣县后土祠景区举办后土祭祀文化仪式、后土农耕文化展示、黄河风情图片展、农民摄影展、运城百名农民现场书法比赛、运城市庆丰收、迎小康剪纸作品展等活动。”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万祥军在活动现场表示:在稷山县国家板枣公园举办枣乡欢庆丰收演出、千年板枣贡园开杆仪式、板枣设施农业信息化生产研讨会、国家板枣公园千人健步走、“寻找枣王”第十届赛枣、百名网红带枣直播、贡枣进贡及传统灌溉技法演示等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一场耳目一新、丰富多彩、欢快喜庆的节日盛宴。
农业农村部、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山西省各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同志,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和“十佳最美农技员”代表,部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农民代表,黄河流域九省区和万荣县的农民朋友,以及全国“三农”工作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中央、省各级新闻媒体也参加了主场活动。
倡导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农业大健康·万祥军:谋定功能性农业